宣氏之前和刘氏一块儿做那些新花样的绣品,可帮着家里挣了不少钱的,如今她和林长源去了府城开酒楼,而刘氏和秀兰一块儿,在村里开起了作坊,如今也是有模有样的。
村里好些个妇人都在作坊里干活儿,靠着那个作坊。,大家都挣了些钱,日子过得比之前更好了。
刘氏和秀兰如今的大部分心思都扑在那个作坊上,干得还真是不错。
吴氏也不管她们,作坊里挣的钱也凭她们安排,愿意交在公中她也收着,若是不交她也不会问,上了年纪,对这些东西呀,就没有那么在意了,反正这一大家子和和气气的,他们老两口盯着就行了。
宣氏先前在家里养身子,也到作坊里去帮了一段时间的忙呢,她的绣活儿还是做得很好,村里的妇人们没几个比得上她的,用她的手艺给秋玲做一件嫁衣,那还能差了?
这么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到底是赶在了婚期之前把所有的都给准备齐了,这场婚事必定是像模像样的。
李二郎这些日子可没闲着,他都没空去算日子,反正就是几个街坊邻居安排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要置办什么他也不太清楚,都是王婶儿带着大家去干的,他只需要出钱就行了。
但是卖豆腐他却没耽误了,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每日都得出去卖豆腐,要是哪一日不得空,提前几日就得告诉大伙儿,要不然人家大老远的来买豆腐,却扑了空,这多不好啊?
这些日子,他一边卖豆腐,一边准备着自己的婚事,好些人也知道李家二郎要娶妻了,有些爱热闹的还直说要来喝喜酒呢。
一转眼也就到了四月二十,秋玲到时候从自己家嫁过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家里又没旁人在,所以提前几日,吴氏就让她带着孩子到顾家去住了。
顾家也是到处都贴着喜字,这里是秋玲的娘家,她从这里嫁出去,那还能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了?
成亲前几日两个人就不能见面了,这些日子什么也不用干,秋玲就待在顾家,更多的是跟思其待在一块儿说话,思其肚子大了,现在是什么也不要她干,秋玲要当新娘子了,也是什么都不让她动手,她们两个就是家里最闲的了。
最开心的莫过于两个孩子,整日蹦蹦跳跳的,看见人就笑,那嘴呀,可甜得不得了,他们终于要有爹爹了,这是盼了多久的事?终于变成真的了,那能不高兴吗?
大宝还头一次不想去上学呢,家里实在是太热闹,他下学回来,妹妹就跟他讲这一天发生了些什么事,他听着觉得有意思,就想在家里一直看着。
可是学堂还是得去啊,虽然有些不情不愿的,但到底没有撒娇耍赖说自己不上学。
这几日过去,一转眼也就到了送嫁妆的日子,周家先把自家准备好的嫁妆部送到顾家来,再由顾家出面,一块儿给送到李二郎家里去。
这送嫁妆可是个大事儿,那是新娘子的脸面,敲锣打鼓,一路上越多人看越好,就要亮给大家看的,告诉大家新娘子腰板挺得直,娘家有人撑腰,到了婆家去可不是受欺负的人。
秋玲的嫁妆凑在一块儿,可有八十抬,先前说是这县城找不出几个比她更好的,但那说的是一家人给准备的,两家合在一块儿,在县城啊,那都是顶头的了。
富贵人家嫁女儿也不一定就愿意给多准备嫁妆的,这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普遍存在,就算是富贵人家的闺女,不得宠,出嫁的时候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秋玲这一回可是有脸面了,两家人一同给她做脸,那嫁妆摆在顾家院子里的时候,没多少人敢进来看,这毕竟是知县大人的家里呢,谁敢随便进去的?
到了时辰,让人直接往外面抬,大伙儿围在路边,三五成群,指着那些嫁妆说了个痛快。
前面都已经进了李二郎的家了,后面的人都还没有出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