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绝句(一)(2 / 3)

做出来,真不知道谁来这里献丑的。”

“你快回家问问你媳妇,看看你小儿子还在家没。”

“哦?这是何意?”

“哈哈,看看他是不说偷跑过来献诗了,说不准现在读的就是你儿子的呢,哈哈哈哈”

“那我可要赶紧回家咯,哈哈哈”

这两人的玩笑话全都进了钟逸的耳朵里,钟逸没有去理会,开始闭目养神,心里还是有些盘算的,林楚两家之争一触即发,种种迹象表明,楚家会从香料这一林家最擅长的行当下手,可到底是怎样下手呢?钟逸不得而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钟逸宽了宽自己的心,香水已经完成,今夜斗诗大会闭幕之际,便立马起程去收集,钟逸有种莫名的念头,自己的香水,会在此次斗争中派上很大用场。

片刻时间,刘长卿已经读完两首词了,这两首词唯一的共通之处就是太平淡了,让人生不起兴致。

其实这种搭配是十分有必要的,好坏半掺是参赛诗词的最好状态,只是读这些诗词的先后顺序有些不合适,刘长卿定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一定是不谙人情世故只会死读书的那几个老头这样排列的。

好坏是需要对比的,没有坏的肯定称托不出好的来,如果全是佳作,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大雅之中也应有大俗,雅俗共赏才会让观众达到最佳的享受。

显然,刘长卿也感受到了台下昏昏欲睡的众人,只好加快读的语速,读完之后没有深加赏析,便匆匆拿起了下一首。

刘长卿拿起这首词的时候,神情一怔,这个小小的表情钟逸却是注意到了。

他不禁生起了对这首不知是诗还是词的好奇。

刘长卿按照韵律认真的诵读着手上诗词,念的并不快,却一气呵成。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这是一首短词,如果按一寸长一寸强来说的话,它确实不占优势。

可反观台下众人的表现,这首词的效果完全达到了。

众人眼神迷离,似乎从中想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又或者是联想到了自己,但免不了一声长叹。

刘长卿出奇的破坏了这个氛围,为大家解析起了这首词。

“深闺一女子遥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就好像一团白银。夜深人静,身边风声渐紧。这时月亮被乌云遮住了。风呀,请你吹散月亮边上的乌云,让它照到那负心汉吧。”

刘长卿很直白的将这首词翻译了出来,但没有人把它当做字面这么简单。

果然,刘长卿又说话了“这是一首失恋者之怨歌,或者可以说是一首民间怨妇词。但仅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很不够的;还须体味词中蕴含的那一份痴情,须看到女主人公对“负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够味。”

众人同时轻轻点头,这份默契就连训练好久了军队都没有。

刘长卿或是想到了少年郎时的自己,轻叹口气,话不间断。

“这首词的前两句写景而兼比兴。‘天上月’是思妇隔窗所见。身处室内也能见月,表明月已升高,时届更深。更深而望月,反转来衬托思妇之无寐。夜深不寐,进一步暗示人被相思所苦。这三个字写月亮,却溶入了时间、人物、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三个连锁意念。

‘遥望似一团银’,正常的情祝下,月亮虽不比太阳的亮度强烈,却也晶莹刺眼。而思妇所见的月亮,却像质态浑贡、色调灰白的银团。这是朗月通过窗纸透映出来的形象,表现人在室内隔窗视月所得的视觉映象。按照抒情诗抒发人物主观感受的需要,高挂在天的月,通过人物感官的过滤,所以有如此的描写。这一句承接‘天上月’而来,是从隔窗所见的角度对月亮的进一步描写,但它并不单纯是对隔窗之月的描写。用‘望’字,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