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2 / 3)

罢了,等你们年纪大了,方才知道,何为正途。

他捋须,面带微笑。

“很重要吗?”方继藩突然开了口。

一语惊人!

三皇五帝,怎么可以说不重要。

此乃圣贤啊!

弘治皇帝沉默着,依旧凝视着方继藩。

许多人懵逼的看着这个素来在京里总能发出奇怪议论,同时,总能做出出格事的家伙。

方继藩叹了口气“其实,三皇五帝,一丁点都不重要啊。圣人推崇周公,为何不见天下的读书人,推行周制?周人的土地制度,乃是井田制,这是周礼中的规定,为何……无人推行?甚至连孔圣人,对推行井田制,没有表现过赞同?”

“……”本来,沈文听到方继藩的第一句话,想要驳斥,可是第二句,令他骤然如斗败的公鸡。

井田制,才是当今天下,所有儒生们的梦魇。

他们读周礼,却不敢恢复周朝的礼制。为何呢?因为周朝的礼制,说穿了,是公有制。

来,大地主们,咱们互相伤害啊,咱们土地充公好不好?

所以,人们对周礼,倒背如流,将其列为四书之一,上下数千年,只有一个人,他叫方孝孺,就是文皇帝靖难之后,宰了的家伙,他曾旗帜鲜明的支持恢复井田制,然而,没有人搭理他。

因为,天下的读书人,真的有一头牛,怎么肯拿去充为王田呢?

方继藩继续道“周公也是圣贤,他的书,被列为四书,人们都说,周公制定了礼法,因此天下安定,可为何,没有人肯效仿周公去推行周人的礼法制度呢?三皇五帝,也是一样……”

“圣人将他们列为圣贤,推崇他们行为和所制定的礼法,其实,并非是说,三皇五帝、大治之世,就一定是好的。所以,三皇五帝是否存在,其实一丁点都不重要,他们存在,谁还能找出三皇五帝大治天下的方法吗?”

“没有人可以找到,时过境迁,即便人们知道,三皇五帝是如何使天下大治,我们后人,也未必按着他们的方子,能够做到,即便做到了,也未必能大治天下。”

“三皇五帝若是根本不存在,又如何呢?他们不存在,读圣贤书的人,难道就放弃大治之世?难道就会失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心?不会的,诚如臣的门生王守仁所提倡的那样,圣贤之书,即为知,这个知里,就有大治之世,读书人对工农生出了同理之心,自然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尝试着实现圣人之道,哪怕,大治之世,遥不可及,就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可哪怕只要靠近一些,靠近一尺、一丈,这些尝试去靠近星辰的人,都将会彪炳史册,受人敬重!”

“臣从来不会去想三皇五帝的问题,臣心里谨守着良知而已,有了良知,便去尝试,就如张信,在田里耕种,又如欧阳志,在锦州守城,他们都在通过心里的良知,去实践天下大治之道。”

”所以,三皇五帝,与我何干?他们在,臣会敬仰他们;他们不在,臣和臣的门生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臣,依旧还会迈向那遥不可及的星辰,哪怕攀上最高的山峰,张开了臂膀,依旧距离星辰甚远,可只要更近一尺、一丈,心里,也就满足了。”

“……”

心存良知……尽力而为……

弘治皇帝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沉吟着,细细的咀嚼着方继藩的话,手指轻轻在案上,打着拍子。

方继藩小心翼翼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

这个回答……是他胡编乱造的,逼格嘛,大抵就该是如此吧,论起装逼,本少爷不是吹嘘……

弘治皇帝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很有意思,有些心意。不过……还差那么一点……”

“……”

方继藩却也笑了笑,他无所谓“臣才疏学浅,陛下学贯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