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民心所向(1 / 3)

弘治皇帝连说三个好字。

朱载墨很能体会皇爷爷的心情,道“我听恩师说,若是士绅,想要满足他们的胃口很难,你让他拥有良田千亩,他会想要更多;可庶民百姓,想要满足他们,却是轻而易举,给他们一口饭,几升粮,让他们渡过难关,便可以让他们死心塌地,感激涕零。从前,孙臣并不相信,可现在……大抵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弘治皇帝拭了泪,徐徐的颔首点头“不错,你说的不错,你记住你的恩师的话。”

车驾之外,当御车行至半途,那声势,愈加猛烈,数不清的万岁之声,冲破云霄。

起初一开始,许多灾民,还只是被学员组织起来。

可到了这里,见到了皇帝的车驾。

上千年皇权的传统本就深入人心。

且弘治皇帝当政,哪怕是他们,也知道,当今天下太平,大体承平,百姓们虽依旧还过得苦,可比之从前,也不知好了多少。

关于弘治皇帝勤政的传言,他们也略知一二。

何况,当初陷入了大灾的绝望,再到官府开始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数不清的人,为了他们活下去,转移和迁徙他们,给他们沿途供应口粮,派人在他们之中,安顿他们,建起了饭堂,建起了学堂,建起了医馆,给他们推介工作,给他们发放被褥,这一桩桩的事,就在眼前,刻骨铭心,此时想来,这不是救命之恩又是什么?

于是乎,许多人也沉浸在其中,都说着是太子和齐国公在操劳,西山书院的生员,也帮助了不少,可归根结底,不还是皇上怜悯小民,从内库里,取出数之不尽的钱粮,让大家共渡难关吗?

不少人已是垂泪起来。

从一开始,整齐划一的呼喊,却开始变得哽咽和歇斯底里起来。

在这种情绪之下,有人不禁捶胸跌足,有人开始激动的尝试着向前推挤。

好在有足够的人员,稳住了局面。

可这场面,却稍稍有些失控,数不清的人,此起彼伏的拜下,起身之后,再拜。

朱厚照骑着马,走在前头,看着这场景,也不禁咂舌,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御车,父皇在车中,不知是什么感受,下一刻,朱厚照看向方继藩,感慨道“老方,还是你有办法啊。”

方继藩心里却是沉甸甸的,他来到这个世界,就立下志愿,要改变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更美好,今日……他听到吾皇万岁,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感激呢。

大丈夫在世,当立不世功名,上则致君,下则卫民。若有利于国家,虽百死而不旋踵。

除了百死二字,值得商榷一下之外,其余的,方继藩做到了。

他深呼吸,有些感动,却不能让朱厚照小瞧了,朝朱厚照一笑“哪里,哪里,这不算什么,太子殿下也很厉害,毛衣织的这么好,人所不能及也。”

这本是一句小小的讽刺,方继藩打击朱厚照习惯了。

可谁料,朱厚照也不知是不是没听出这句刺耳的织毛衣字眼,却是眼睛一亮,哈哈大笑“你说的不错,本宫还不只会织毛衣,本宫还会……”

他后头的话,被汹涌的呼声所淹没。

反正方继藩也懒得听。

…………

御驾左右,百官心头俱是震惊。

刘健错愕的看着眼前,听到那无数震耳发聩的呼声。

起初,他认为,这或许……是太子在背后谋划,有意为之。

他心里不禁在想,太子还是颇有手段的。

可接下来,他看到那一个个面庞,还有那歇斯底里,几乎要嘶哑的声音,刘健心头一震。

这些情绪……是真的。

是绝不可能作假。

他心里突然,沉甸甸起来。

这是什么?

这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