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乃是兵部尚书,此时觐见,定是有重要的军情了。
李世民听罢,振作精神:“宣李卿觐见。”
过不多时,李靖便入殿。
朝李世民行了个礼:“陛下………”
李世民看着李靖,面带微笑:“卿家何事觐见?”
李靖面上带着轻松之色,随即道:“高昌……降了。”
“降了?”李世民一时诧异。
三个月……
还差七日。
就在这个时候,高昌国竟是降了!
这显然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李世民难以置信地道:“消息可准确吗?朕闻高昌国主历来桀骜不驯,理应不会轻易乞降。”
消息来的太快了,事先也没有任何的征兆。
毕竟就在此前,高昌国还做出一副要负隅顽抗的样子,哪里有半分降念?可可转过头,却突然投降,这甚至让李世民觉得其中有诈。
李靖正色道:“陛下,这绝非是空穴来风,就在高昌国降的前两日,高昌国的金城县发生了判断,叛乱的士兵,杀死了金城司马,此后……叛乱开始蔓延诸郡,那高昌国主,想来是看到大势已去,于是不得已之下归降了。”
金城叛乱……
李世民顿时明白了:“此乃天佑大唐啊。”
你说怎么就这么巧,就在这节骨眼上,金城怎么就发生叛乱了呢?
李世民不禁为之大喜:“若能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再好不过了,只是……金城何故发生叛乱,这一点,你知道吗?”
李靖摇头:“臣……这里没有任何的征兆,反而是侯君集送了大量的消息来,都是说战事一触即发,又说高昌国如何的狂妄,对大唐如何的无礼,这个时候,侯君集的兵峰已至西宁,现在是磨刀霍霍,正待要拿下高昌呢?”
李世民不禁嘀咕起来:“莫非是因为侯君集的三万铁骑起了作用?”
古代的路途遥远,交通多有不便,一个消息,随便都要传送好几日,对于高昌的情况,朝廷可谓是一无所知。
李世民背着手,来回踱步。
他皱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些只言片语的信息,立即让他猜测了几个故事的版本。
却在此时,有宦官进来禀报道:“陛下,银台急奏,陈正泰与侯君集都来奏报了。”
李世民随即道:“统统取来。”
李世民先看陈正泰的消息,打开奏报,里头大抵的记录了关于金城谋反的经过。
李世民看过之后,忍不住感慨道:“原来如此,倒是可惜了这突厥的骑奴,此人当好好的抚恤,倒是可惜了。金城军民百姓义勇,此次立了大功。”
而后又看过陈正泰事先派了崔志正前往高昌劝降,李世民不禁失笑:“一个国公……而已……”
是啊,堂堂高昌国主,居然一个区区国公便答应了。
要知道,大唐封的国公不少,按理来说,若是高昌国主主动请降的话,莫说是国公,便是一个归义王,李世民也是肯给的。
而乞降的条件,显然是李世民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于二十万亩河西的土地,这河西的土地,现在本来就是在白送,但凡世族迁徙河西,陈家巴不得送人呢。
这把地送了出去,就等于迁徙了人口进来,送地根本不吃亏,而是一举两得。
三十万贯……
李世民看到三十万贯……却还是唏嘘一番,禁不住道:“遥想当初,靠精瓷……”
说到了精瓷,李世民便警惕起来,抬头看了李靖一眼。
李靖低着头,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李世民便咳嗽,他本想说的是,当初精瓷的交易火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