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在鼓动着赵栩继续征战。
大宋四周的区域,能够算得上是国家的只剩了三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谁都懂得。所以大家都知道对高丽,大理,扶桑的作战不可避免。现在赵栩提出来要对扶桑开战,
朝廷上的大臣们并没有什么抵制,甚至还很欢喜。
要知道扶桑虽然田地不怎么样,可面积却是足够大。大宋国内那些通过开厂,做商贸,拥有军功而发财的人都在四下里寻摸着能够买田买地的地方。像是田地和人口都很多的扶桑就是
非常好的目标。
有了基调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扶桑人派来大宋抗议的使团别说是大宋皇帝了,就连礼部尚书都没能见到。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员外郎就将他们打发了。
而且更加夸张的是,大宋表示你们国家的tian皇称号触犯了大宋的威严,让他们立刻取消。并且将石见地区作为赔偿交给大宋。而这个要求是扶桑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扶桑使团灰溜溜的回到了其国内,将大宋的国书带回去之后顿时让整个扶桑都炸锅了。
哪怕是其国内那些深知大宋可怕势力的冷静派们也无法接受这种条件,更别说那些以武士集团为主的主战派了。
冷静派默不发声,一切的事情就落入了主战派的手中。
激进的武士们很快就出兵夺取了早就让他们眼红不已的石见矿山。随后各地的武士纷纷效仿,扣押大宋的货物,抓捕乃至杀害大宋的商人。出了佐渡岛远隔海外没有被骚扰之外,大宋
在扶桑境内的力量几乎被一扫而空。
从表面上来看,扶桑人多去了巨额的财富和物资,扫荡了大宋的面子使得其国内的士气高涨起来。可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他们自己将开战的理由完美的交到了大宋的手里。
虽然没有借口也会开战,可对于好面子的华夏来说有个正当理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很快,有赵栩用印的宣战国书就通过高丽的船队转交到了扶桑人的手里。
翰林博士们润笔的国书自然是辞藻华丽,不过核心话语却是非常残酷。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投降,或者去死。’
由激进武士团体掌权的扶桑国自然不会投降,因为还没有被打疼,所以不知道害怕。
不过事情的进展不会因为他们的叫嚣与无所畏惧而改变,一切的前期仪式都走遍之后,集中在shan东地区的大军开始登船了。
扶桑国的武士实际上都是各处田庄的庄头,也就是说村长一类的存在。
此时的扶桑国还是处在封建分封的状态,整个国家唯一能称之为城市的只有京都。京都之外的地方都是乡下。那些权贵们不愿意在穷乡僻壤里待着,都向往京都的繁华所以整年都不在
自己的封地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代官和庄头们处理。
时间长了,各地的大权都落在了这些代官和庄头的手里,他们称呼自己为武士。
一群困在岛屿上,整天都是和土地打交道的家伙哪里懂得什么国外的局势。他们就连扶桑国内的局势都搞不明白。而能略微懂得这些的冷静派们,则是没有了权力。
这种情况下,扶桑没有脑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这些庄头武士们看来,什么大宋的没必要害怕,只要有他们武士的刀和枪就足以保护三岛。
在赵栩看来,愚昧无知就是最大的无能。
这次出征扶桑,统兵大将是韩世忠。而且因为距离近,可以大量调动兵马和增援物资,赵栩为他了八万大军。加上支援作战的水军的话,总数超过了十万之众。
别看十万大军没法和以往动辄数十万规模的大军相比,可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是远远超出以往。
常年的严格训练与超出时代的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