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浦东新区的高薪工作(1 / 2)

左妈为解决向晖户口问题,提出买房建议,被左爸严厉拒绝了。

不过,这个建议却得到左宇与左庸的双双支持。

左庸新找的月薪三千的工作,位于浦东新区。

那时候,浦东新区发展刚起步。

浦东,因地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一条黄浦江,划开了浦西与浦东的发展速度。浦西的发展,要比浦东快许多。

那时候,“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成了上海人的共识。甚至,上海人分浦西人和浦东人,只有浦西人,才是上海人。浦东的上海人被浦西的上海人称为“乡下人”。

南巡讲话之后,邓公鼓励浦东开发开放。邓公曾说过,深圳的开放是面对着香港的,珠海的开放是面对着澳门的,厦门的开放是面对着台湾的,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面对世界的。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一盘大棋中重要的一步棋。作为新区的定位,早在1990年就开始策划。策划伊始,上级即倾向允许上海浦东新区搞证券交易所,进行资本市场的探索。

也就是说,浦东新区拿到的发展特权,集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条政策、五大特区的九条政策和特区都没实施的五大政策(外资可以办百货超市,办银行、保险、财务公司,办保税区,办证券交易所和扩大浦东新区五个审批权)于一体,足以奠定它日后的腾飞。

浦东新区,比特区还特。

只是老百姓的感受,总是滞后一步。

左庸对买房的提议异常心动,完是因为1997年上海房市的价格够便宜。

既然工作找在浦东,房子自然也考虑买在浦东。才开始大兴土木不久的浦东,房价更是低到不行。

日后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处在它成立的第5个年头,在它25平方公里的园区范围内才搞完基建,生活配套设施还不健,放眼望去,尚不成气候。房价每平方米仅千元出头。

而哥哥左宇之所以赞同买房,则是因为他那是在报社做广告,原本是做各类商品的广告,不知怎么,最后竟都成了房地产类的广告。因为做多了,了解相对充足。能发挥一技之长,是左宇支持弟弟买房的原因。

他建议买张江高科的房子。

“买张江高科的房子,跟浦东新区的发展绑在一起,多棒的人生体验!”左宇劝起人来也充满文人气质。

左爸爸一看两个儿子都同意买房,反对与赞成票比13,于是退步“买房可以,但不能为向晖买。”也就是说,房产证上不能写向晖的名字,至于向晖有没有蓝印户口、能不能拥有上海户籍,管他什么事!

左宇自然不反对,左庸也无所谓,左妈便不再坚持。

左宇不反对是因为他是局外人。

左庸无所谓是因为他认为户籍制度早晚会取消。

左妈不坚持是因为她向来性格软弱。

在浦东买房的事,因向晖而确定下来,虽然结果跟她并没有扯上关系。

哥哥左宇的建议,并没有被左庸采纳。这跟他一贯的保守性格一致不为看不到的美好将来,而舍弃当下的切实利益。

事实上,保守会错失良机。当初左庸看不上的张江高科,后来,成了左庸高攀不起的张江高科。

左庸最终选了靠近历史悠久的川沙镇的一处商品房小区。

1997年底,回国后的第一年行将结束的时候,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商品房。

房子面积有99平方米,是二室二厅的复式房。看上去洋气极了。总价只要18万。

左庸甚至没有动用自己的一万美元存款,用爸爸的公积金和贷款,空手套白狼。10万贷款10年还,每个月还款1200块,对领3000月薪的他,完不成问题。

向晖对左庸买房一事,自然是无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