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prince of peace(1 / 3)

当你手握权力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便利。

巴黎图书馆派了两个工作人员,为乔治安娜置办了一个收纳了1000余册书的私人图书馆。

她记得在经历了战火之后,法国图书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典藏还不及英国那边收藏地多,也许她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传递消息。

不过在此之前,她要大概了解一下卡尔诺这个人到底是谁。

不用和拿波里昂尼一起吃饭的好处,就是她可以自己端着食物,一边吃一边看书。

这在她还是学生时代的时候就想那么做了。

没有肉吃,她可以做曲奇饼干,反正英国老乡不会让她没有糖吃的。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她开始阅读关于卡尔诺的资料为止。

旧时代富人可以通过交钱免服兵役,埃贝尔分子曾提出全体人口都必须参军,尤其是富人,丹东修改了这个建议,使之稍微合理一些,后来由卡尔诺负责起草了一份被称为《全民兵役法》的政令。

理论上法国成了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不过实际上法国只征召了第一梯队,即年龄从18岁到25岁的所有男子,第二梯队25岁到30岁的所有男子待命。正是丹东和卡尔诺的命令,让法国拥有了一支人数超过欧洲大陆各国总数之和的军队,拿破仑也是因此被提升到指挥岗位上。

拿破仑1801年颁布的《民法典》是在罗伯斯皮尔会起草的《民法典》基础上改进的,丹东认为每天都应有一个贵族、一个恶棍用他的脑袋来偿付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嫌疑犯法》让地方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抓人,即便在被宣告无罪后仍然可以被投入监狱。

但这些都不是恐怖统治最糟糕的一面。

英国人和其他国家一样,看到法国陷入内乱中时也打算分一杯羹,英国战舰打算攻占敦刻尔克。

卡尔诺这个人,根本就不把法国人的命当命看,他要攻打一个地方,完全是靠人命去填,这正好是拿破仑最厌恶的。

如果不是第二十二团的军官发布小册子,他不清楚这个团还能不能用,拿破仑不会把这个团的士兵派到圣多明戈去打有去无回的仗。

他掌握着随意控制军官升迁的能力,一位奥地利军官如果身在离大本营1000英里外的地方,他就不大可能会被免职,而法官则随时可以被撤销。

旺代起义就表明了,没有组织、没有机动能力,仅靠不断地活动、拼杀和勇气也一样无法取得胜利。

卡尔诺要求他的士兵一遍又一遍地发起猛攻,他根本就不考虑人员的伤亡情况,低级军官很快就被清理了一遍,但最能干的人会脱颖而出,克莱贝尔、莫罗、雷尼耶、马尔科、内伊等人都是在卡尔诺手下培养出来的。

在莱茵河则有了奥什、德塞克斯、圣西尔,在亚平宁半岛则是有波拿巴和马赛纳,从某个意义来说,卡尔诺的军队是个“名将的摇篮”,只是这种摇篮不似军校。

理论和实战是有差距的,土伦之战时他就讥讽那些随着多普一起来的“天才”,到了阵地第一件事就是找掩体,战场真正的争夺点根本就不在那些修好的工事。

1794年旺代起义失败,里昂和土伦相继落入共和军之手,法军得以全力对付外地。

卡尔诺没有特别在意自己签署的命令,逐渐组织了一支由征兵令的数量庞大的军队。

他将共和队分为13个军团,西班牙战争需要投入两个军,因为炮兵无法从比利牛斯山通过,第三个军部署在意大利边境、第四个军部署在莱茵河,第五个军则用来对付佛兰德斯的盟军。

因为找不到人选,可以胜任只会大部队的责任,剩下的部队则被部署在各个方向,但对于比利时,他人为应该在人数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因为那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在这里集结着奥地利、荷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