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国王的影子(中)(1 / 3)

尽管18世纪末、19世纪初,维也纳的圆舞曲已经开始流行,也有很多作曲家写这方面的曲子,但迪波尔所演奏的音乐却不是那种可以被人当成背景的装饰品。

所有人都拿了一杯饮料,围着他站着,乔治安娜也拿了一杯,和波拿巴站在一个角落。

她用后脑勺都能感觉到有人正对她品头论足。

好吧,什么倾销茶叶、咖啡都是笑话,美国人只是在七年战争结束后,觉得法国人不再构成威胁,所以不愿意再交税给英格兰而已。

她看着迪尔波演奏,想象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听迪波尔演奏时的场面,不自觉得将眼前的一切做对比。

法国人与奥斯曼帝国的同盟从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就有了,当时还叫“百合与新月的结合”,其他国家更愿意称其为渎圣同盟。首先是弗朗索瓦在帕维亚战役中战败被俘,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开了很苛刻的条件。

弗朗索瓦答应了,接着很快就反悔,两国关系很快陷入紧张,查理五世叫嚣着要和弗朗索瓦一世决斗,弗朗索瓦没有应战,接着他就在骑士王国之间名誉扫地了。

通过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所签的康布雷“夫人条约”,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重新和解,紧接着弗朗索瓦一世就与奥斯曼帝国结盟了。

在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改叫伊斯坦布尔之后,匈牙利成了抵抗奥斯曼人的前线。当匈牙利也守不住了,维也纳将会被围,1529年时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发兵10万人,再有就是1683年,利奥波德一世统治期间,当时刚结束30年战争,奥斯曼人可没遵守什么“休养生息”的规矩,想要“乘虚而入”,结果没有成功,那些俘虏以及跟着大军一起来到维也纳的妇孺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撤走后,被当成奴隶给卖了。

尽管波拿巴说得很轻松,但她并不是很相信他率领的8万意大利军团士兵能攻下维也纳。

与奥斯曼帝国的贸易,重要的不是咖啡豆,而是黎凡特塔勒,也就是有玛丽亚·特蕾莎头像的塔勒,倘若新制造的芽月法郎想要替换它,或者说与黎凡特塔勒一样不需要兑换成土耳其的货币就需要签条约,也就是“货币条约”。

20世纪在美元之前英镑也曾担当过世界货币的角色,只是当时的英镑用的是贵金属制造的硬币,又因为质量上乘,导致大量贵金属外流,尤其是白银,1717年牛顿设立了金本位,白银成为辅币。

硬币不像纸币,找个地方,挖个坑,把硬币放在坛子里,再用土盖起来,过几百年还能用,那些德意志诸侯的小宫廷金库里可没少存钱。

除了他们,还有别的人会这么藏钱,如此一来,不论铸多少新币还是会形成通货紧缩。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壁炉谈话,请美国人民将自己手里的纸币存到信用好的银行里,挽救了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乔治安娜通过散布消息,让阿纳西的中产们将自己的硬币拿出来,换成了新修的轨路的路权,他们那儿已经接近德意志了。如果按照腓特烈大帝所签订的《威斯特敏斯特条约》,不允许任何一个外国势力取道德意志的土地,内伊带兵进入瑞士已经是违规了,要是腓特烈大帝还在的话,可能已经联合英国以违约的名义向法国宣战了。

有利可图的地方才会设置关卡收税,没人去的无人区谁会去在那儿建收费站。

如果是普通时刻,波拿巴如此挑拨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关系,奥地利不一定会上当,但现在他们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法国人要先树立起自己的良好的信用才能摆脱对荷兰信用的依赖,她相信波拿巴不会无缘无故跟她说乌特勒支。16世纪时大部分的美洲银币都是在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造币厂铸造的,这是要在乌特勒支建新的铸币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