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回的,娘您也知道,他家那屋子早就塌了,也没人管,我寻思着,要不今年一起过年,您看成不?”
大朗说道。
“人三郎现在发达了,能不嫌弃咱家?”老娘忐忑说道。
三郎大名本村人都知晓,也有人想去巴结,不过吃了闭门羹,反正村村都有坏话,大伙也都明白人。
这不由得令她老人家有些担忧。
大朗摇了摇头,道:“娘,他们是他们,您也不想想当年他们怎么对三郎?
咱家又是怎么对三郎的?在城里多亏三郎帮我,不然我也没得赚,三郎为人您放心,没变的。”
“当年我就说了,三郎这娃子天灵饱满,将来肯定有福气的人,老子看人一辈子,从没错的。”
见娘俩扯到这个话题上,大朗老爹兴致就上来了。
当年他年轻,又是有名的师傅,家境不富裕,但也不穷,能一个月吃个顿的肉,战乱年头也不差粮食过。
三郎就是他最先开始接济的,时常叮嘱大朗,多跟三郎相处。
现在有回报了,老头子见谁都说这事。
这可是他的自豪。
“对对对,您老说得对。”大朗笑了回应了一声,看向老娘,“真没事,我都跟他说好了。”
“大朗哥,在家没?”
听着屋外的呦呵,大朗忙起身,“娘,您呀,就别想那么多了。”
老娘看向大朗老爹,“都是你,也不知道成天在村子里晃悠什么。”
“咋怨我来了,你自个心眼多,怪老头子我不行?”
大朗老爹瞪眼,老伴也不搭理他,自己去厨房帮儿媳去了。
“哈哈,这院子什么时候砌的?”
“年初砌的。”
三郎一身穿着,没啥富贵气,倒是很接地气,但他身上的细节方面就值得考究了,当然乡下人不认识。
看着大门走出个老者,三郎几个箭步蹿到近前,“叔,你咋给出来了勒!”
“看看你,哎呀,又是两年不见,又富贵了。”
大朗老爹笑呵呵看着三郎,活脱脱的看着自己儿子一样。
大朗笑着道:“回来前刚刚算过,胖了十来斤。”
“别听大朗哥瞎说,外面冷,叔您就快些进屋吧。”
三郎带来不少人,女儿儿子婆娘都在,大朗家俨然成了村里最热闹的那户人家。
喜气洋洋,喧嚣无比。
重点关照对象是三郎的大女儿,肤白貌美,又懂打扮,吸引不少年轻小伙的目光,不由得自来熟。
带着游山玩水,好不热闹。
倒是把几家的父母都看的心动了,这么好看又心灵手巧的姑娘,娶回家一定倍有福气是不会差的。
而且三郎家境富裕,妥妥的娶回家不愁油米。
当然也只能看看,毕竟三郎对谁亲近,大家心里都有谱,回到村里先拜访村长,再之后就是到大郎家。
往年三郎一家都住在祠堂,今年搬到大郎家过年。
也有那么层意思,人三郎亲近的,就大朗一家。
一个正旦,不知多少老一辈的人垂头丧气,要是当年多帮衬一二,这好处岂不是让自家给占了?
倒是有些在长安谋生,见过世面的年轻小伙的话,让老一辈们放下心来。
见过世面的小伙子自然是知道三郎的为人,人也不计较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也时常接济大家,给安排活计干。
这不,在一众老一辈们的老脸下,自家务农的儿子们,都被选中了一个或两个进城去打拼。
回程的马车上,三郎笑呵呵说道:“大朗哥,你看给这些亲戚们安排个什么伙计好?”
“这个……”
大朗犹豫了,两个月,他明白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