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SG原始股(1 / 4)

建造狂魔 好多牛 5023 字 2021-03-08

九所跟葛小天谈完SG集团股份收益,确定更换导航系统之后,担心被某人忽悠着花光还未拿到手的巨额资金,顾不得吃午饭,直接打道回府。

是夜。

华夏航太部通过晚间新闻,公布'北斗星链'计划。

其实早在九十年代,目睹海湾战役后,董事会就决定打造属于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

但按照当时技术水平,想让其具备高精准特性,至少需要在母星中低轨道部署200颗卫星。

受海外科技封锁影响,加上资金有限,航太部最终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也就是发射高轨道卫星,犹如站的高,看的远,仅需两颗就能覆盖母星。

但高轨道距离母星十分遥远,除了发射要求极高,定位精度也会大幅度降低。

并且,高轨道运转周期慢长,卫星又只有两颗,必须设置为静止,让两颗卫星与母星自转保持同步,一左一右,永远对准某一区域,方能保证具备一定的精确度。

这是千禧年的事儿,算是第一代北斗。

到了03年,航太部高速发展,为满足军部对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又在高轨道部署一颗增强型静止卫星,用于提升导航系统性能,并拟建、在中轨道部署12颗卫星,构成星链的方案,该计划预计能在12年实现,算是第二代北斗。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03年上旬,天成101实验室借助'光子理论',开创光子学科,推出光子通讯技术。

03年中旬,第一代基于光电子技术研发的小精灵版'智能一卡通',连同'光电芯'登上历史舞台。

而东山工业,也在'光电芯'帮助下,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随后,董事会将'光电子科技'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并面更新教材。

03年下旬,天成101实验室推出在极冷环境下,能够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的'芯片架构机'。

该设备不同于光刻机,它能在纳米尺度环境中,将'石墨烯碳纳米管',或光电计算机需要的'棱镜通道',搭建成密集晶体管,最终形成类似硅基科技的'晶圆',然后分离封装,成为'碳基芯片'、'光电芯片'。

'芯片架构机'的出现,令光电子核心产物'光电芯',日产量突破50枚,附带产物'碳基芯片',日产量达到200枚,双双迈入'商业化'。

如今疾驰在一路向西高速上的重型运输车、往返机场内部的摆渡车、某些区域的公交车,已经有大半安装含有'光电芯'的行车电脑,备战智能化驾驶。

但智能化驾驶不仅需要超高精度的定位,还需要达到每秒毫米级的测速精度,以及纳秒级的授时精度。

很显然,创建于上个世纪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哪怕拥有再多信号增强卫星,也无法满足智能化驾驶。

这就是天成重型运输车需要司机的原因。

按照天成发展速度,今年或明年,必将组建新导航星链。

这原本是好事,代表华夏即将拥有星链级超高精准导航系统,但董事会考虑到军部需求,当即决定抢在天成前面,更新'北斗'。

于是,第三代北斗出现了。

该星链中的每一颗卫星,均采用成熟的光电子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部分。

完整的星链,能够在球范围内天候、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并且具备无延迟通信能力,定位精度为毫米级,测速精度每秒0.001米。

而等到星链结构完成,还可接入GIS系统,帮农林牧渔实现远程作业……

该项目总投资两万亿红钞,由华夏航太部权负责,预计08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