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陈尚书是个好官(1 / 4)

冷口大捷的报捷文书刚刚发出,金州军和天津军在开平大败清军的报捷文书已经到了京城。

今年的这个冬天朝廷格外的难熬,清军入寇的范围和力度远超以往,最远居然打到了山东,甚至攻陷了首府济南,活捉了大明的亲王,实在是让朝廷的颜面彻底扫地。

虽然后来通过交换俘虏换回了德王,但是并不能掩盖明军在战场上的无能,以及朝廷在应对清军入侵时的无力。

卢象升那里倒是送来过几次捷报,让朝廷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但是只要清军一天还停留在关内,朝廷的脸就会一直被扔在地下让清军踩。

崇祯现在是心力憔悴,即使他再怎么勤勉努力,国事仍然糜烂。内有叛乱不断,外有鞑奴屡次入侵,朝廷却无力应对,迟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刚开始崇祯还认为是大臣不给力,结果阁臣换了一个又一个,依然没有起色。

现在首辅和阁老已经不是人人向往的显贵职位,而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没钱、没粮、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张江陵复生又能如何。偏偏崇祯又是个急性子,恨不得今天换了首辅,明天就局势大好,这怎么可能?

大明的问题主要出在地方,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根本就不是换几个阁老就可以解决的。

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阁老们都是得过且过的在朝廷里和稀泥,过一天算一天。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这愈发引起了崇祯的不满,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替换罢了。

纵观整个崇祯一朝,内阁变动之大、之频繁,远超前面的几朝,朝廷的政策完全没有持续性,从根本上来讲崇祯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本来就积重难返、弊病丛生,加上崇祯的急功近利,国事就像下坡路上没有刹车的火车,一路向深渊滑去,速度越来越快。

在崇祯对大臣非常失望的时候,杨嗣昌的勇于任事无疑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眼,所以崇祯对他异常看重,如果不是因为资历不够,崇祯甚至想让他直接做内阁首辅。

杨嗣昌是议和派的代表人物,从本意上来说他是希望通过与满清议和来缓解明朝的压力,将精力集中在内部,剿灭日益壮大的流寇,首先解除内部的问题。在解决了内部问题后再解决满清对大明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策略从本质上来说不能算是错的,因为两线作战确实让明朝不堪负重,结果是哪一边都没有解决问题。

就连崇祯在重重压力之下都默许了杨嗣昌的议和举动,可见局势败坏的程度远超想象。

可惜明朝不光有头铁的皇帝,还有一群头铁的御史言官。议和他们不许,替代的措施,他们没有。最终议和失败,满清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入侵,局势急转直下。

历史上卢象升之所以会战死,是因为他是坚定的主战派,自然被杨嗣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杨嗣昌找各种借口分兵,最后战死沙场。

如今卢象升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在沧州与多尔衮的大军连番大战,未见一点颓势,这让崇祯重新燃起了击败清军的希望。

特别是兴汉军攻占辽南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崇祯对于议和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已经有了放弃议和的打算。毕竟兴汉军的意外闯入,将大明与满清的两强对决变成了三国大战,明朝的对清战略局势大大好转,议和的必要性自然大大降低。

何况朝中反对议和的官员太多,崇祯也不想背上软弱无能的名声,改弦易辙就成了必然。

杨嗣昌敏锐的发现了崇祯态度的变化,积极主张招抚兴汉军,联合兴汉军对抗满清。

果然,这样的主张得到了崇祯的肯定,杨嗣昌依然圣眷正隆。

今天崇祯正在单独召见杨嗣昌,询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