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在这诺大的一个秦府,也就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府上根本就没有人在意,四娘要的也正是这个效果。
不过四娘可没有闲着,在院子里待的无聊,就让九儿出府的时候给她买几本话本子解闷。老夫人只是禁了她的足,倒是没禁她院里的两个丫鬟。
只是一连买了三本,看了几页就实在看不下去,那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就这样的书还有人买?
看到小姐兴志缺缺,九儿有些无奈,“小姐,你这要求也太高了,这书可不便宜,光是这其中的一本就花了二百个铜板。再说了,奴婢看这上面的字都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丫头,都不知道要说她什么好,这怎么能一样。她这人过的不好点没事,可这没书没手机没电脑的日子,她要怎么过!
不过等等,刚才九儿说什么?就这么一小本就要二百个铜板!略一想,心中就有了主意,她可以写话本子出去卖给书斋,挣得肯定不少。这样即能够打发时间,又能够赚到银子,何乐而不为。
“九儿,你说,要是我写话本子,会不会有人看?”
“小姐,你说的那叫什么话,小姐这么聪明,写出来一定有人看。而且奴婢买这话本子的时候小姐是没有看到,那买的人可多了,奴婢排了好久才买到。”
就知道问这丫头准这么说,在这小丫头的心里,她就是集聪明美丽善良于一体的圣人,妈呀,想不下去了。
想起就是干,花了几天的时间,写了一本梁山伯写祝英台的故事,让九儿带出去卖给书斋。
为这,四娘可是提前几天就开始训练九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倒是很想出去看一看,可她现在被禁足不说,就算是不被禁足,她也不可能出府去。这当庶女的可不是说你想出去就出去,还要去当家主母那里报备。三夫人那里本来就看她不顺眼,她在凑上去,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她才不去受那个气。
从穿过来到现在,她都还没有出过秦府的大门,脑海里原主的记忆,也只是三年前跟李氏去上香的时候出过府,想想她就心酸。
到了十六那一天,九儿到了角门,还没有等方婆子查,就把她带出去的那本书拿了出来。
“方妈妈,这是我家小姐手抄的佛经,让我带出去捐到庙里,妈妈看看可有不妥?”这个还是她早上出门的时候小姐告诉她的,有时候这人呐,你把东西大大方方的拿出来,她也就不会怀疑,你越是遮掩,别人就越觉得你有问题。
方婆子看了看,确实是一本手抄的书,不疑有它,九儿也就顺利的带出了府。
“九儿,你可记好了,就一个时辰。”
“方妈妈放心好了。”
怕九儿人小吃亏,四娘还专门让九儿去城里最大的那一家墨斋,四娘相信,这墨斋能在绵城开得那样大,在信誉方面应该差不到哪去,在说了,要是墨斋想长期跟她合作下去,这价钱方面一定不会太低。
九儿出了府,按小姐的吩咐,先是去成衣铺子买了一套小厮穿的衣服,还是照着最好的买。
一听那价钱,要二两银子,她就有些舍不得,可小姐说的没错,那些店里的伙计都是看人办事,要是她穿得不好,说不定事都办不好,也只得咬牙买了。
出了成衣铺子,九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衣服换了,在在脸上涂上一层小姐特制的粉,一个面色发黄的小厮就出现在了大街上。
带着书直接去了墨斋附近,九儿人虽小,但却机灵,先在外面等了一会,确定铺子里这会没什么人,这才往墨斋走了进去。
她可是听外院的那些下人说过,府里的几位少爷都喜欢来这墨斋买书,就怕遇上几位少爷。几爷她倒是不怕,就怕少爷身边的小厮把她认了出来,那样可就糟了!
此时的墨斋没什么客人,客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