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王的鲜血倒入下去几滴,此间每一处都需要现任昊皇的鲜血来开启。
这看似谁拿到昊皇之血都可来此打开门户,但实际上这里是有一个灵性检验的,若是血液主人有抗拒之心,那么也是通不过去的。
血液滴落下去后,柱壁随之化开,露出了里面的卷宗,每一卷都是以玉轴相裹,上面皆有灵性护持。
他没有拿起来,眸光闪烁了一下,就将里间内容数看了下来。
这上面记载的是某一任昊皇时其与宗室之间的私密事,包括各种不为人知隐蔽记录上面都能找到,可这里面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他也不急,很有耐心的一个个看下来。
最后他发现,以第七任昊皇为参照,前后有着一条十分明显的分割线。在第七任昊皇之后,昊族皇帝无不是拥有大量的书册记录,不止是皇帝自身,包括身边的臣僚近侍,都有详实且丰富的对话记载。
有些记录他在外面也是见过了,但那都是经过严谨修饰的,这里存放的才是最为原始的记载,且俱是以灵性力量为载录的。
卷宗上面连当事人的语气都是一成不变的拓录了下来,可以保证原意无比准确,没有一丝半毫的美化和为尊者讳的意思,从上面可以直观了解到每一任昊皇的生平和执政风格。
留下这些,应该就是为了让后继者在遇到复杂局面的时候,能从这些前人的智慧中找到应对方法。
可是在更早的时候,也就是第七任昊皇之前,却就没有这些了。可以看到,由此越是往前翻,记载便越简陋粗疏,且没有任何拓影记录。这里面还很少有被翻动的迹象,说明后任昊皇对这些祖先的事迹并不感兴趣。
张御对此也是能理解的,因为第七任昊皇之前,所记载用的载体是一种更为古老和复杂的文字,这意味着要想读懂这些秘卷,还要去学一门早已无用的语言。
而没有直观的影像,读这些平铺直叙的描述本身就已经十分枯燥了,再加上更早的政体与后来的昊族也是格格不入,谁还有耐心看下去呢?
但他却是觉得,昊族真正的秘密,恐怕就是隐藏在这其中,不然没必要用一种独特的文字来记录,虽然上面没有灵性的力量保护,但反而是最为稳妥的保存方法。
文字的解读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看得出来这些文字遵循了一些道法上的变化,对于他这等道法精深的修道人而言,破解起来可谓毫无困难。
待翻看了一会儿,他发现上面所记载的除了一些重要事件,还有则是早期造物技艺,当中采取了大量了来自修道宗派的道经用语,署名之人的名姓大部分都有道号,看来早期的昊族的确是和修道人渊源极深。
结合流传在外的历史记载看,应该是一些低辈修士因为本身资质和道机变化的缘故,无法再修道了,只能流露到了世间,但他们没有因为道机变化而就此颓丧,反而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试着走出一条新路。
透过那一行行朴实无华的文字,哪怕只是最为平铺直叙的描述,也能感受到里面那一股不断进取,奋勇开拓的昂扬精神。
随着他逐个往前翻看,终是来到当是摆放第一到第四代昊皇的载录所在。
琉璃柱中摆放的不再是玉轴裹帛,而是一捆捆玉简,这完就是修道宗派的作派了。他拿起玉简翻看下来,而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有用的记载。
待看下来后,他也是确定了此前的判断。昊族的出现的确是人为推动的,这几任昊皇时期,一直有一人在指引昊族,并给他们各种帮助。
这位没有详细的名姓和来历,上至昊皇,下至平民,无不是以“圣人”称呼之。而也正是在这位的庇佑之下,早期的昊族子民才躲过了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及危险,并逐渐强盛起来,直到四代之后,这位才是逐渐脱离了昊族的视线。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