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羲都行(2 / 3)

马车其中一辆之上。相比于其它几辆马车的喧嚣闹腾,他们这一辆倒显得十分安静。就算在容郡里,除了那一小撮商贾,也没人知道被百姓们津津乐道的穆小掌柜,今日便已离去。

“那辆车中便是在一年半载时间之内创下偌大家业的少年掌柜?”最中央那辆豪华的马车里,一道苍老且有力的声音传出。

“是,他,包括其身边的剑客,至今仍未能查到来历。”另一个儒雅又老成声音回道。

“那剑客,确实不凡,若是愿意出手,你这沿途自是会多几分保障,但你就那般肯定他会帮你?”

“好歹是一年多的交情,哈。”

车队运行之中,天上阴云渐笼,随即,濛濛细雨渐落,淋淋沥沥,细胜青丝的雨丝飘荡于空中,纤毫又轻盈地拂过行客的衣襟。微风畅畅,细雨绵绵,大地不见雨痕,仅有稍稍凉意伴着风雨缓缓弥漫。

离别遇秋雨,是送别愁,是落于愁,更是愁上加愁。江湖的风雨,又何逊于秋风秋雨呢,往后,怕是风雨常有,晴日无多了。

掀开窗帘后,穆瑜回首眺望,看到容郡在烟雨朦胧中渐行渐远,直至模糊不清、难辨影踪,一贯淡漠轻松的穆小掌柜,面色也不由有了些许变化。

“修雅,此去皇都,静好之岁月,难再回矣。”

“国士遇我,国士报君,修雅无悔。”

“哈。”

穆瑜轻笑一声,偷瞄了眼手臂上那朵洁白无暇的白莲印记。

就这样,风雨兼程几个时辰之后,车伍渐渐远离了容郡。走过泞路,穿过密林,总算是觅到一处适宜安歇旷野。晚风爽朗,秋草正黄,车轮和马蹄踏过之后,并未损害此地风景,更添一缕人烟,在茫茫一色的秋景中画了一笔线条,使画面愈显生动。

容郡至羲都的路程虽远,却尚可算是安全。无边患烽烟,亦无穷山恶川,虽城郭不多,却也有几处可供补给。哪怕今日的大羲内患渐起,盗匪塞路,可区区民贼岂能撼动百余人的精锐卫队。经验丰富的车夫、训练有素的卫队、结构坚固的马车,更有数辆空车以混淆视听,细思便可知,此车伍的层层保护非是防贼,而是另有他意。这背后的“他意”正引起了穆瑜的兴趣,此兴趣也是他选择加入车伍的原因之一。

“先生,我等今日便在此处扎营吧。”马车外,车伍的领头人对着马车内的穆瑜说道。

“有劳了。”穆瑜温声回应道。

随队的仆从各司其职地开始了扎营的工作挖土、砌灶、拾柴、烧水,疲倦的车夫则就地坐下,掏出水囊,一口面饼一口水简单地填饱胃口。在此期间,百人卫队自觉地侦察勘测、集结布岗,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守卫与巡逻的事宜。

穆瑜走下马车,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伸了伸一日颠簸后僵硬的身躯,桓正修雅则静立其身侧,面色如常,实则却在暗自警戒。二人无意自己烧饭——穆掌柜手里别的不多,银子却不少,从那些士卒手里买些食物酒水并不困难。

“穆掌柜,我家主人有请。”一名孔武有力的护卫快步走到穆瑜身前,拱手道。

穆瑜身侧,桓正修雅的手缓缓搭在了腰间的剑上。

“修雅,无事。”穆瑜轻声道“你先吃吧,我稍后便回。”

“是。”

穆瑜微微点头,又看向身前的护卫“有劳壮士带路。”

“请。”

一处正旺的篝火旁,十余名暗哨的保卫中,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袍、头系儒巾的老者坐在木制长椅上,就着火光,悠然读书,身上透出一股淡然清逸的气质,若幽幽古井,静而无波,却又深不可测。

觉察到穆瑜的到来,老者将手里的书放下,一旁的护卫连忙在一侧为穆瑜安上了椅子。穆瑜瞟了一眼老者的书,不是辞赋诗文、不是圣贤经书,却是一本古旧泛黄的《韩非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