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面的一些数据显示,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三年,空军战机因产品设计和制造等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中,发动机质量问题几乎占到了事故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根据事故等级划分,最严重的一级事故里面,发动机质量引发的几乎占到了百分之四十。
另外根据组织里收集的那些资料显示,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发生的一、二等级事故中,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引发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已经占到了比重的百分之五十,这一数字可以与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质量统计数字相互印证。
而国外飞行事故中,由于航空发动机造成的事故,还不到总事故比重的百分之五。这等于说国内由发动机引发的航空事故发生率,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多。
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更确切的说是涡喷6发动机的质量问题贯穿了六十和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彻底解决。
涡喷6是在苏制9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系列型号。五九年七月定型,是国内第一款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装配上基本用于了歼6歼击机和强5强击机。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迄今为止生产数量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总产量接近三万台。到陈曦遭遇雪崩的时候,仍然有相当数量在役。
事实上五八年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试制了;六一年开始批量生产。从六四年到八三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款发动机经过了四个批次的改进,性能方面有较大提升。
首次翻修是在六十年代,为一百小时,经过多年改进,到了一九七二年提高到两百个小时。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涡喷6在歼6和强5飞机上通用的目标。
这些都是成就,可伴随成就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擅自修改发动机技术构造,缩小轴头,导致发动机大批故障,出现机毁人亡事故。
而严教授向陈曦提出的那个‘关于涡喷6发动机的事故’,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
我国空军在八十年代初期曾做过详细的统计,有多达数万多台次的涡喷6发动机,在寿命期内就返厂进行故障排除,其中最严重的是涡轮轴断裂发问题。
空军当时计算涡喷6的空中停车率高达094次千小时,而当时麦尔坎规定的发动机空中停车率为02次千小时,这说明我国战机的空中停车率是麦尔坎的47倍。其中主要都是由于涡喷6燃油系统出现的故障,其次就是涡轮和压气机的故障。
陈曦记得他们组织内部有些保密资料,上面就记载了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空军大约装备着两千架以上的歼6机,以及三百架以上的强5机。
以这两种战机总数和年均飞行八十小时计算,空军歼6和强5的总飞行小时大约在二十万小时左右。按照之前给出的空中停车率计算,空军每年发生空中停车的事故次数要超过一百八十次以上。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次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上面没有记录;不过却记载了一条惊人信息。截至到七四年的九月,空军停飞的歼六机一度超过百分之六十,甚至严重危机到了京都空防,导致上面不得不紧急从西南抽调战机进驻护卫。
从陈曦掌握的那些资料看来,七十年代初就是涡喷6质量事故的重灾区。
当时由于涡喷6发动机的需要量较大,是由沈城和蓉城两个航空发动机厂同时生产供货。
仅六九年一年,沈城发动机厂就发生重大事故四十一起,废品损失高达六百多万元。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都极少,而六十年代末的六百多万元,夸张点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到了七零年,从部队返厂检修的发动机多达八百台次,而该厂当年产量也只有一千台左右。
当年二月发生的涡轮轴超差事故,导致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