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阶越上越高,王亦云的内心,那灵台越来越清晰。
若是在后世或许这是好事,但是,这灵台的气息却开始侵染他本来的道门气息。
更让王亦云震惊的是,这一次月金轮竟然没有护道!
怎么会如此?
月金轮一直以来都能护道,且效果非常显著,这一次竟然失效了?
那是不是说,这灵台气息,并不是来伤害自己的?
不,王亦云觉得他身体的气息被那灵台气息浸染之后变得越发的道则混乱。
这,这是道争吗?
王亦云平心静气,往后退了一步台阶。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还别说,这一步退后,那灵台的气息已经不足以侵染他道门的气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机缘?
王亦云开始全力参悟道门法则。
渐渐的,王亦云开始明悟了许多,两个不同教义的碰撞,倒是让他渐渐对本身道门法则更加顿悟了。
截教之道,
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
另一含义指截取一线生机,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
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线生机。
截教的道义思想是道法自然,继承天人合一。
主张上道无德,下道唯德。
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为定数,一线生机遁去,截教的教义正是截取这一线生机。
王亦云领悟到,他的劫炼宗,其教义近似于此,但是由于缺失的缘故,劫炼宗只残余类似于“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可钻天道空子”这种类似的教义了,所以说,劫炼宗这些年路子走歪了,有点近乎于“魔”了。
“怪不得劫炼宗越来越不像样子。”王亦云感慨,这一刻,他领悟到了截教原本教义的一丝真谛,原本劫炼宗教义对他的解锁,在这一刻完全破裂。
而王亦云也感觉到,他境界有了提升,已经到了浊仙八阶。
他迈上一阶台阶,继续以教义对教义,开始磨练自身的道。
渐渐的,王亦云竟然明悟了许多,
有人,天也;
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上的藩篱,将人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
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宇宙和人是相互交通的,由精气沟通天人之间的联系,道行高深的道士能够通过自身的修为、法术感应天道,从而祈晴祷雨,利人济物。
内丹学中,认为天人一气相通,可以“将无涯之元气,续有限之形躯”,结就灵丹,点化阳神,进而炼神还虚,与道合真,合于自然无为之道,道通为一,是最为究竟的“天人合一”。
这一刻,王亦云明悟了,或者说是顿悟了,这是一种悟道。
成仙之后,修行更多的便是需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