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论个功,赐个婚(1 / 4)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4688 字 2021-08-17

夜幕降临。

乾清宫内,已掌灯,司礼监的四名太监都在,他们正在跟皇帝一起,翻查木匣中不同的奏疏。

“陛下,现在各方的战报汇总,似乎……建昌伯的战功并非是虚报,乃是确有其事,甚至比之前还少奏报了几个贼寇首级,鞑子真的从白羊口逃窜了。”

李荣很激动。

他这是着急要把“好消息”告诉朱祐樘。

“好,好。”朱祐樘面色红润,带着一股释然之色。

萧敬翻查了大同巡抚侯勋的上奏之后,也带着惊喜道“陛下,以大同兵、粮总制侯副宪的上奏,说是从偏头关涌进的狄夷,也在开始回撤。”

“还有这里,建昌伯说已留高山卫和天成卫的人马驻守虎峪口和白羊口,而他则与万全副总兵官张甚的人马,往大同方向而去,配合大同的奏报,说明是鞑子惧怕我大明的军威,更忌惮于建昌伯的兵锋实力……”韦泰也在一边找到了相应的佐证。

愈发多的消息,让张延龄大捷的战报更加饱满立体。

如果说虎峪口一线的人马有可能会替张延龄遮掩,宣府、大同两线的人马是没这个必要去替张延龄说什么的。

连鞑子都在回撤,说是张延龄没打赢胜仗,那鞑子为何要在秋粮成熟之前就撤走?他们不知道劫掠需要利益最大化的?

李荣最后总结道“陛下,建昌伯可真是……神了啊。”

朱祐樘老怀安慰,却是一脸谨慎之色道“也不能如此说,毕竟兵部和都督府派去西北核查战功的人还没到,没见到首级,朝中人还不定会怎么说。”

皇帝还是清楚那些文官尿性的。

没亲眼见到,耳听为虚,总归就是各种胡搅蛮缠,似乎只有他们文官取得的成绩才不用多方验证,若是张延龄取得的战功,非把你刨根究底,到时可能就不是计较有没有战功的问题,可能就会计较那一个两个首级是不是虚报的……

对自己,各种宽容。

对别人,吹毛求疵。

陈宽试探问道“那陛下,明日是否……要在朝堂上将此事公布?”

朱祐樘没马上回答,而是打量在场司礼监四人,道“那你们怎么看?”

这就让几名太监不好回答。

朝堂上的事,他们尽可能少去掺和。

在弘治朝,司礼监的权力明显被限制很大,只要皇帝勤政,司礼监能搞的花样就少,若皇帝懈怠甚至是不问政事,司礼监的春天才能到来。

朱祐樘没从这几个亲信口中问出建议,叹道“以朕看来,有什么还是跟他们直说,免得被他们觉得朕是在有意掩藏,何况现在各方的消息都在不断验证,国舅他并没有虚报战功,更应该让他们知道,不是只有他们才能为朝廷做事。”

李荣赶紧应道“陛下圣明。”

朱祐樘起身道“朕也觉得不可思议,延龄去西北才不过十天,就能取得这般的功绩,恍如一梦,等他回京师之后朕可要好好问问他,他是如何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真是让朕不可思议。”

皇帝一连说了两次“不可思议”,说明皇帝也觉得此事匪夷所思,这也是为何皇帝会同意派人去西北查证。

萧敬见皇帝要走,估计皇帝是要把此好消息告知张皇后,赶紧追问道“那陛下,几时召建昌伯回京?”

“这件事就不急了,总归让他把西北的局势给稳定下来,若一切都属实的话,等他回到京师,朕会给他加官进爵,晋封建昌侯甚至是公……也未尝不可。”

说到这里,朱祐樘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坤宁宫。

司礼监的这四位太监,自然也懂得察言观色。

一看皇帝这满面红润的气色,便知皇帝是有多扬眉吐气,说是还没查证,估计这件事八九不离十了,很之前虚报是“八九不离十”那完全不是一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