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任用(五)(1 / 2)

北雄 河边草 2171 字 2021-10-24

牛行远年近五十,不能说有多年轻,可和李破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差距。

人家姓牛的能吃能睡,身体很棒,精神也很亢奋,从狱中被提出来的时候还很不乐意,说什么也要跟前长平郡守陆浩然共患难。

这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很多时候,尤其是这个乱纷纷的年头,人们视忠诚如粪土,可偶尔的,有些人却将之视为生命。

孔子曾经说过,对朋友要讲义气,这个义气当然和后来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涵盖的范畴比较广。

孔子说的义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对朋友进行规劝,以免他做下错事,在困难的时候,要对朋友进行帮助,在礼义行止上要相互学习等等等等,很好的阐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名言的内涵。

当然了,对朋友是这样,对君王,对长辈上官,对士庶百姓,同样要讲一个义字,所以,想要理解儒家的义,并非易事,想要做到,更是难如登天。

实际上,牛行远是李破见到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儒家门徒,讲究的是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在门阀大行其道的时日里,像他这样以儒家经义来严格要求自己,并规范自己行为的人实属稀有动物。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他的伯父牛弘本就是文坛大儒,是前隋施行儒家教化的先行官,地位上和汉时董仲舒相仿。

作为牛弘的学生,必然是唾弃林下遗风,反感门阀制度,追求天下一统,君臣相敬,百姓知礼的一种理想状态。

只是观其为官经历就会明白,他的才干学识皆远逊于牛弘,很多行径也就流于书生意气的范畴了,于人于己并无多少益处。

李破招其人见了一面,其实就知道,这人可不是出使的恰当人选,到了西北,说不定就像是苏武一般,给人放羊去了,这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达不到出使的目的啊。

说起来,李破对牛行远这样的人也有所不喜,因为儒家门下大多都有一个务虚的毛病,喜欢占据道德高点上去谴责别人,在平日里听听也就罢了,可世道一乱,他们的缺点顿时被放大了许多。

注定也就不会得到从代州边塞起家的李破的赞赏,还是后来礼部侍郎王泽再次举荐牛行远,这人才算在李破这里找到了一个位置。

而现在嘛,反而是一同来见李破的陆浩然引起了李破的兴趣。

这人比较狡猾那就不用说了,此人在长平郡匪患最为严重的时候登上了太守之位,续领长平通守之职。

这人躲在上党郡后面,连续剿平匪患,控制住了长平郡的局面,李渊来了,跟严宗打了一仗,他见势不妙立马投靠了李渊。

等到李破挥兵南下,跟李唐大动干戈,他又跟在严宗后面,向李破讨这儿讨那,大有听封不听令的架势。

再到李破恼怒之下派兵东进,严宗直接肝脑涂地,这位也没怎么犹豫,立即请降,并带着家人来到晋阳请罪。

能取敢弃,标准的乱世军阀做派,上党郡太守严宗和他比起来,蠢的就和脑子不转弯儿一样。

所以,现在严宗的人头正在上党郡城的城头飘荡,而这位长平郡太守却还活蹦乱跳,还能忽悠的府中长史跟他同生共死,实在算是一个人物儿。

见了李破之后大礼参拜,李破一瞧就乐了,这人虽说是上党土著,可参见时行下的礼节却一丝不苟,正是参见王者时的礼仪。

说的话也挺有意思,“主公在上,罪臣多谢主公不杀之恩。”

之前见了牛行远,李破颇为失望,那人谙熟西北各部人情风俗不假,可却难当重任,杨恭仁其实很合适,可年岁老大,除了怕他死在途中之外,还有新降之人,难得信任的原因在里面。

出使千里之外的凉州,使者却不好寻找,这个事情还真就难产了。

到了这会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