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里的房子卖给寒族,那么他士族的身份,估计也很快就保不住了。
小船上的人,正是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他年轻时在大汉任职,后来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便弃官回家。
大魏的国策方阵大略,都是荀彧和曹操制定,而荀攸更擅长奇谋诡计。
他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是曹操倚重的谋士,号称“大魏谋主”。
他一生白衣,站在小舟上,背着双手看向许都城。
在外征战的荀攸,走到一半,就看到身边从大漠得胜归来的将士,被匆匆调往许都。
那时候荀攸就觉到事情不对,他常对身边的亲信说,魏国要有大事发生了。
然后,他就听到了叔父荀彧自杀的消息,而大魏的门阀士族,被贬的贬,杀的杀。
那些立有大功的,都被明升暗降,解除了实权。
荀攸看着满湖的月色,脸色不悲不喜,面沉似水。
他是一个谋士,如何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但是和荀彧一样,他深知自己的家族会受到波及。
从此之后,在大魏的官场,可能不会出现四世三公、四世太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公达兄,许都要到了。”
小舟上,还有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坐在舟中。夜色中,几乎很难看到他的身影。
“我主操之过急啊。”
荀攸叹了口气,突然说道。
文士脸色大变,问道:“公达何出此言,莫不是还觉得陛下做的对了?”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我来时思量许久,叔父为何自尽?还不是看出了陛下做的是对的,但是他出城是不孝,不出城是不忠,陷入了两难。陛下不能体量此情,是害了叔父,他必死无疑。”
文士不再说话,他看着茫茫夜色,再看向荀攸那单薄的身影,突然一跃而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空中只留下一句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荀攸苦笑着摇了摇头,“何必呢...”
上岸之后,他直接来到荀府,此时荀府内依然挂满了白布。
悲戚的情绪,笼罩着曾经的高门,老仆人开门之后,看到荀攸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郎君回来了!”
“备马,我要进宫,面见吾皇。”
大魏皇宫内,一个偏殿中,几根铜灯全部燃着。
曹操和李渔对坐,各自身前都摆着一个小桌,上面摆满了酒菜,此时有些杯盘狼藉,酒壶都横七竖八倒在一边。
“道长,这几天朕的手下来汇报,说是城中多了些大唐六扇门的人。”
李渔哈哈一笑,道:“大唐的皇帝陛下,怕是睡不好觉了。”
曹操幸灾乐祸地笑道:“他向来是看不得其他国家好一点的,不过这次也未必就是好事。”
李渔疑道:“陛下,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何说出这么丧气的话来。”
“门阀毕竟是几代的积累,他们的子弟都是读书练武的,道门佛门也都是门阀士族把持。朕这一次属实是壮士断腕,这个时节可不得兴什么风浪。”
说完之后,曹操眼神深邃地望向李渔。
后者马上领悟到了这曹操的意思,赶紧保证道:“陛下尽管放心,不管是天庭还是其他五国,贫道都会力保大魏无事。”
曹操斜乜了他一眼,随后又举杯道:“来,满饮此杯。”
李渔喝完之后,继续解释道:“至于大唐那边,我看他们派来六扇门不假,也是来看看陛下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