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 / 2)

出顿悟。但始终差了心境的一层突破。”

稍微的控制节奏,沙秋河继续说道:“当日文殿考核,相白写了“凭楼揽八极,目尽长空闲”,司马院长说这是望岳之词,院长想要到中岳山以此句感受天寅,但因诗句不完整,法堂考核又近在眼前,院长未能成行,相白补充完整此诗句,或许可以力助司马院长突破。”

沙秋河言落,李相白灵光一闪,有想法了。

自己闯文殿,写出的“凭楼揽八极,目尽长空闲”就是望岳词,但自己做了修改,不过从沙秋河所说的字里行间,李相白检索到了更适合的诗词。

嵩阳书院的院长司马望岳其实是性格极度刚烈的一个人,教书育人,一心为国,但十年不曾破镜,有心障。有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萧瑟情绪。

对症下药,看碟下菜,不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不是稳住别浪的时候。

李相白长吸口气,说道:“我来试试!”

南宫烈、沙秋河期待。

蓝小蝶满脑子都想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此词的下阙如何衔接。

长身立在的嵩阳书院院长司马望岳身侧,李相白体内真气运转,儒门、法家文辞两气氤氲。

整个人刹那间有了渊渟岳峙的气度。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声音晨钟暮鼓,李相白口出名传千古的诗句。

诗词表达的是什么,藐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

完全合上了意境。

司马望岳为了突破看云海,观沧海,求得不就是一个诗词意境升华之后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诗句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始便将人拉入到澎湃、豪情的境界当中。等过渡到“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时已经气象万千波澜壮阔。

不是“定风波”,最初蓝小蝶还有点小失望,等诗词意境一层层拔高,蓝小蝶内心被震撼到了。

李相白只是一个补书人,可这首诗表达的却是什么意境呀,这是一种胸揽天下的境界,极目楚天舒的高度。

等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内核升华。蓝小蝶再看李相白,眼前的补书匠逐渐成了司马望岳。

一名为大周鞠躬尽瘁志在千里的大儒圣贤。

南宫烈是法家修者,同样能感受到诗词中锐意进取,不服天命的豪迈,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完全就是为司马望岳量身打造,证道之诗词,证什么道,证的就是“千里之志”。

沉浸在忘我境界的司马望岳最初听到的是上官瑾口出的圣人言。

感觉人在混沌一线,能看到日出东方的红光,但身体拖沓,就是迈不出关键性的一步。

司马望岳内心大骂上官瑾,“你读个屁的圣人言,老夫比你还精通。”

猛然间耳际中钻入李相白的读诗声。

诗词直接将司马望岳带入到了十年来自己看云海,观沧海的点点滴滴中。

司马望岳被带入意境,嵩阳书院四周也同时起了异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句被李相白吟诵而出时云海澎湃,壮阔恢弘,旭日悬在青云之上,一道通天大道自青云中隐约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