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与高句丽的战事(1 / 2)

,汉末之并州匪政

定下南方战事部署,张瑞看向徐荣,问道:“北方辽东战事进展如何?”

徐荣立即起身,回道:“禀陛下,辽东战事一路势如破竹。大军自辽东郡沓氏县登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辽东郡治襄平境内与高句丽等联军五万余人大战一场,斩首万余级。如今大军已收复辽东、玄菟两郡。正在攻略夫余,准备开拓北荒。”

张瑞点了点头,面露欣慰笑容,说道:“将士慷慨弘毅,能征善战,总能令朕放心。”

徐荣躬身,说道:“全赖陛下圣德庇佑。”

“汉室遗民在何处?”

“已抵达乐浪郡,正在向南方开赴。”

“可还顺利?”

徐荣眉头微蹙,说道:“因高句丽避不应战之策,汉室遗民南迁之路十分顺利。”

“避不应战?”张瑞关注的问道。

徐荣点头,说道:“襄平一战,高句丽深刻见识到双方战力差距。故其大军主力避战于滨海。迁其民东出,自辽东向高句丽境内,千里之内毫无人烟。”

满堂公卿皆轻叹一声,果然这熟悉的策略又一次上演。

哪怕孟朝大军武德昌盛,面对这恶心的战术,也只能望着一片冻土荒漠,无奈兴叹。

异族胡虏都知道在战场上打不赢中原大军,所以最佳选择便是远遁千里。

中原大军不可能远征数千里,常年在一处征战。只要等中原大军退回去,胡虏们可以轻松收复失地。

在孟朝亦是如此。哪怕孟朝仓廪富足,也不可能长期供应近五万禁军,在远离长安万里外的冰天雪地里征战数年。

所以高句丽在襄平与孟朝大军大战一场后,立即将主力后撤千里,从辽东撤回了高句丽境内。

随后更是坚壁清野,从高句丽境内继续向东远撤千里。

这两千里冰原绝路,就已经足以让人绝望。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支禁军还是从万里之外的长安开赴过来的。

从长安到辽东是什么概念?就算坐火车不眠不休,都要两天一夜。

这种遥远的距离,就注定在北荒开垦成功之前,禁军无法长期驻扎在辽东,防范高句丽的卷土重来。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隋唐两代王朝,要一次次的远征高句丽。实在是一战无法竟全功。

并不是战场上中原大军打不赢高句丽,事实上高句丽面对中原大军的征讨,除了有限几次的出城迎击大败而归以外,都是靠死守,耗到隋唐大军粮草不济,从而退兵。

针对高句丽这种战术,孟朝采取的方略也根隋唐一样,通过战争削减高句丽的战争底蕴。

虽然中原王朝远征万里,消耗巨大,甚至这数字大到会让除了中原王朝以外的所有民族都心惊胆颤。

但高句丽避不应战,数千里的土地被荒废,一样也不是没有损失。其粮食短缺,人口死亡,都会削减其战争潜力。毕竟人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财富物资,一代人死伤惨重,至少要二十年才能恢复元气。

中原地大物博,财力丰厚,能够在这种双方都极为难受的消耗战中取得最终优势。

对着满堂公卿,张瑞语气坚定,说道:“戊辽校尉诸葛亮,为今科武举状元,其不世出之才,必能为我孟朝开拓辽东,稳定局势。”

想到帝国双壁之一,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审配说道:“诸葛亮允文允武,总督一方,必能发挥其干才。组织数万民兵青壮,配合四千精锐禁军,足以在大军主力班师后,挡住高句丽反扑。”

张瑞笑着点头,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一定要任命诸葛亮为戍辽校尉的原因。

当大军主力回撤,北荒与中原隔绝于塞外。此时就必须有一位忠贞可靠,能文能武的忠臣,组织民心,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