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结识了许多汉室旧臣,比如前太常杨彪,车骑将军董承,少府耿纪等人。这些人之中,除了董承等人早已伏诛,杨彪也因梁祯重用其儿子杨修,而不得不称病致仕外。其他的,都在庙堂上蛰伏着,以待良机。
耿纪对梁祯的憎恶,源之于十多年前,当时梁祯为了警醒众大臣,当着汉帝的面,令章牛等人用巨斧大刀,将董承等人尽数斩杀,而后又揪出了董贵人,将其勒死。而在杀种辑的时候,由于武士用力过猛,种辑的鲜血直接溅了当时还是侍中的耿纪一身。
自此,梁祯的骄横跋扈,就深深地印在了耿纪的心头。并在无数个午夜梦回之后,化作了浓浓的恨意。而为了替大汉锄贼,耿纪先是将自己心头的恨意彻底隐藏起来,勤勤恳恳地替梁祯效力,并一路做到了少府。
当然,在升迁的过程之中,他也没少留意身边的同僚,看看有哪些人,是对梁祯心怀恨意的,可以加以利用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还真的找到了几个帮手,一个,是太医令吉本,其人世受汉室之恩,对梁祯的猖狂,也甚为怨恨,只惜位卑言轻,又手无缚鸡之力,而无法伤到梁祯分毫。
另一个,则是司直韦晃。司直,是汉武帝首设的官职,位在司隶校尉之上,其职责是协助丞相,检举百官的不法之事。只是,到了建安年间,司直已经成了一个闲职,因为司直之下,并没有哪怕一个办事机构,也就是说,他就一光棍司令。再者,当时的百官,除了汉庭的旧臣之外,其他的,都是梁祯主政的太师府所提拔的新贵。
前者,梁祯巴不得韦晃全给办了,后者,韦晃敢动一个试试?因此韦晃便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但韦晃,又偏偏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而且,他对汉帝,还有一颗赤诚之心。所以,他跟耿纪是一拍即合。
不久之后,这三个人秘密找了间暗室,歃血为盟,约定一并铲除梁贼,还政于汉帝。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不,三人刚刚歃血为盟,刘备布下的暗桩,就找上门来了,这个人叫金祎,是耿
纪的同僚。原来,他也一直在暗中,寻觅着反对梁祯的大臣,并将他们整合起来,一并从事反梁大计。
耿纪等人也是明白之人,他们知道,单凭他们几个,就算能令梁祯暴死,这天下大权,也是不可能回到汉帝手中的,因为梁祯之下,还有他培养起来的宗将,以及一堆他招安的军头,而汉帝,是从不可能存在于这些人眼中的。因此,他们便很识趣地,选择了向刘备妥协,毕竟,刘备也是当今汉帝亲自承认的皇叔。也是刘家后人,就算江山落入他手,也比异姓强不是?
再者,刘备的旗号,一直都是剪灭梁贼,匡扶汉室。因此,当他成功之后,说不定,也还是会碍于情面,“还政”汉帝,顶多令汉帝,册封刘备的儿子为太子,以在将来,继承大位的。
“关将军来信,让我等联合陆浑民孙狼、梁郏等,择机起事,扰乱河南。”金祎坐在下首之位,背诵着关羽稍给他的口信。
缉事曹的威名,他们也是知道的,因此这印信往来,全都是靠联系人口口相传,唯一的凭证,就是由诸葛亮监制的一块形如护身符一样的木符,至于信息是真是伪,就更是全凭暗桩对时局的把握了。
耿纪作为庙堂倒梁联盟的发起者,在四人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他的话,起到的,便是一锤定音的作用:“如今,梁贼与武卫营均在邺城,我等若是在此时动手,必难如愿。故以纪之见,若想事成,比先调离梁贼及武卫营。”
耿纪知道,想要对付梁祯,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直冲他而去,而是先将他调走,而后再趁着邺城空虚,将邺城攻下。如此一来,梁祯便只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东躲西藏了。至于如何调动梁祯及武卫营,这就不是他耿纪能够做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