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定国的功课(2 / 2)

弟们腾出好房子,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东西也都拿了出来。此外,李文江也派了二百人跟着王瑾一起西进。

当着马重僖的面,王瑾考较了一下李定国这段时间的功课。现在李定国的功课当然不是背书了,而是问他在练兵、建寨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教训,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一路上所闻所见,卢氏、商南的风土民情如何,乃至于几何学在山寨修筑过程中的应用。

农民军首领不能是单纯的武将,得什么都懂才行。有不少问题是王瑾也不懂的,比如说他知道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挖地道,但地道究竟该怎么挖,人员配置、工具使用、具体工序如何,承重的木梁该如何安装,就必须得问马重僖这个做过矿工的打洞高手才知道了。而马重僖并不懂数学和物理,全凭经验,还在从加减乘除开始从头补数学。要形成规范的工程标准,得大家一起摸索不知多少年。

通过对四个养子的教育,王瑾也在思索将来闯军有了自己的学校之后该教什么。在十七世纪搞义务教育当然是异想天开,不过小范围的军官培养是必须的。文官队伍的学问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儒经那是搞学术用的,胥吏的学问、师爷的学问才是治理地方真正需要的。不过这方面的变革难度比军队大得多,王瑾现在也没有头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有条件做的事,现在多想也是浪费时间。

这一次王瑾只打算带李定国和艾能奇入陕,将孙可望和刘文秀留在了河南。孙可望和刘文秀在内政方面的能力更突出,王瑾认为没必要让他们经常上战场。只要闯军别再打出富池口大战那样的惨败,能征惯战的武将多得是,不差他们几个。

推翻明王朝、建立新秩序、收复辽东这三大任务,是李自成、王瑾他们这一代人要完成的。而下一代人的任务,是建设这个国家,维护改革成果,让它在接下来的剧烈变革的时代中不致落后于世界潮流。

因此,王瑾对于四个养子打仗的水平如何并不在意,从小在闯营之中长大,岂有不会打仗的。等到他们到了二十多岁,真正能做将领的时候,天下也太平了。

王瑾更看重培养儿子们的视野,尽可能地让他们拥有全面的知识。在明末这个恶劣的环境中求生,更多地需要王瑾做关宁军那些年学到的军事知识,但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王瑾从上辈子带来的跨越时空的知识更要紧。最要命的是,这些知识并不是被王瑾垄断的。

不过看了看缠着马重僖要出去射鸟的艾能奇,王瑾又叹了口气。等到将来新朝定鼎,四海归一,这小子还能干什么?大概是去黑龙江陪哥萨克好勇斗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