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赶走朱由检(2 / 2)

,存着朱元璋写的《大诰》,俺本以为他是个英雄,谁知读了才知,也是个混账驴球子。”

张献忠从侍从手上接过书来,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且如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初本数人,其余愚者闻此风而思为之合,共谋倡乱。是等之家,吾亲目睹。当元承平时,田园宅舍,桑枣榆槐,六畜俱备,衣粮不乏。老者,孝子顺孙尊奉于堂,壮者继父交子往之道,睦四邻而和亲亲,余无忧也。虽至贫者,尽其家之所有,贫有贫乐。纵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虫蝗并作,并淫雨涝而不收,饥馑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张献忠说:“我过去和杨嗣昌打仗的时候,听人说杨嗣昌作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说我们‘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后来我收降了不少杨嗣昌身边的人,他们说杨嗣昌并未说过这句话,后来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可不是区区杨嗣昌能说出来的话,是大明太祖皇帝的宝训。”

李自成说:“我在凤阳的时候,见过朱元璋给他父母立的碑。那上面说郭子兴是‘雄者跳梁’,他朱元璋父母被元朝暴政逼死,他在给父母立碑的时候却以‘元纲不振’四字轻轻带过,然后一个劲地骂红巾军,连‘元兵讨罪’这么没有廉耻的词都用上了。”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三人,刚造反的时候都很崇敬朱元璋,可是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原本的崇敬都化作了厌憎。

罗汝才叹道:“成王败寇啊。不知要是我们四个火并起来,赢的那个会怎么说其他人。”李自成说:“倒也好办,找个明朝降官背锅,说是误中他人奸计,错杀兄弟。”

张献忠和罗汝才都笑了起来,但纳敏夫却觉得这个剧情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不过还好,“误以为曹帅和左良玉勾结”总比“代大元消灭反贼”强得多了。

罗汝才说:“今日我们便做个约定,无论谁做皇帝,其余三人,还有王左挂、横天一字王、紫金梁、高闯王四位的身后名声,都不能有丝毫污损。”李自成说:“这件事现在就可以办,等赶走了朱由检,便可为他们四位立庙。唉,可惜不沾泥,也是一位豪杰,怎奈其志不坚,有始无终。”

张献忠说:“我这个办法,是荒唐了些,说不定我们四人日后还要兵戎相见,但我信得过大家,都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子,不会靠污蔑兄弟去捧财主们的臭脚!赶走朱由检,灭了皇太极,之后谁亡谁存,皆凭天数!”

好些之前没参与决策的人,都从这些话里听出了奇怪之处,赶走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