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一直是个很有生存智慧的人。
他清楚自己是庶子,不可能跟多尔衮、多铎这些大福晋生养的儿子们相提并论。
皇太极当权期间,他屡立战功却始终不得晋爵,原因就在于此。
贝勒就是他们这些庶子的天花板了。
所以在皇太极手下时候,他一直是干得战战兢兢,生怕出什么大纰漏而被责罚。
可同时阿巴泰又清楚,处在他这个尴尬位置,战功还一直都立着,你要不时不时的犯点小错给上头一处罚的借口,那可真并非好事情。
轻点的把你彻底闲置了去,反正明军不堪打,谁打都能打赢。
重的话可就小命难保。
所以啊,在皇太极搞掉阿敏和莽古尔泰彻底掌握大权后的十几年里,阿巴泰因各种过失受到的处罚不少于10次。
但很耐人寻味的是,阿巴泰虽屡屡被罚,却只是罚银、罚物,银子固然赔了不少,却从来没有受过降爵或削爵的重惩。
这原因就在于他聪明:我只小错不断,大错坚决不犯。再则出身偏房的他,纵然长期被排斥在最高权力核心以外,也始终安守本分,这就叫阿巴泰远离了一次次骨肉相残的残酷政治争斗;第三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身经百战,战功卓着,在朝中军中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在皇太极搞掉阿敏搞掉莽古尔泰后,他也需要一个年长的哥哥来表示自己的仁爱宽容和兄弟之情。阿巴泰可不就是一个完美的对象?
出身偏房,恪守本分,能征善战,又对皇太极从来构不成威胁,这绝对是完美!
于是脑子灵活的阿巴泰既与多尔衮交好,又从来不忤逆小皇帝,某种意义上他跟代善一系的理念相当一致。
不过在朝局上已经稳立不败之地的阿巴泰之所以来齐鲁坐镇,内里固然有一点其他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这位鞑清的饶余郡王在为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考量。
阿巴泰自认打仗手艺不差,别看名头没有多铎多尔衮豪格等响亮,但他却自认自己比他们都要强。多尔衮兄弟还有豪格之所以成名,凭的是什么啊?还不是身份么?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想,阿巴泰是这么想的。
所以,这任务艰巨的齐鲁,舍他阿巴泰其谁啊。
现在阿巴泰自认为自己已经把济宁布置的固若金汤了,秦朗军除非绕过这儿,否则他们是万打不到东昌和济南的。
可秦朗大军战斗力虽然惊人,却也严重依赖后勤,一旦脱离了运河,后勤补给供应不上,战斗力自然就大减了。
到时候秦朗不说是没牙的老虎了,之前清军出击被轻松击退,那出动的秦朗军步兵,一个个行走如风,却队形丝毫不乱,显是非一般的训练有素。
这样的人马就是拿着刀枪都是一支强军。
但怎么着也要元气大伤一回,之后岂还能撼动鞑清在齐鲁中西部的统治?
所以阿巴泰看了看秦朗军的成色之后,就老老实实的缩回了城中,继续原先的策略。
却不知道对面的秦朗现在也是信心十足呢。
他准备在十天之内彻底敲开对面的济宁城,凭借的就是手中强大的炮兵。
一艘艘货船顺着运河水道抵入秦朗军大营,一门门真正意义上的重炮被人拉马拽的拖上了岸。
沉应明意气风发的站在岸上,看着第一重炮旅的家当被一点点的拖拽上岸,心中踌躇满志。
他投效秦朗麾下也有段时间了,历经了不少磨练摔打,许是在炮兵指挥上真的有几分天赋吧,现如今坐上了重炮旅的位置。
重炮旅是秦朗新成立的一支战略级力量,因为整个重炮旅配置了二十门十五斤重炮,每门重量可都不会低于六千斤了,算上炮架炮车,总吨位超过一万斤是轻而易举。
然后还有更重的十八斤重炮和二十斤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