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我,我可有负担,这不成地主家的大少爷了嘛”。
“瞧您说的,这哪儿跟哪儿啊”
佟慧美放好了手表,又拿了条毛巾等在他身边,直到他洗好了,这才捧着毛巾帮他擦了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李学武的个子高,她虽然窈窕,可也得垫着脚才行。
“以前听老人说,地主家的少爷比这个舒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是虚话,是真的”。
“嗯,听着是都这么说”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看着她问道:“戏文里也有这样的介绍?”
“多呢,不过都是一带而过”
佟慧美指了指柜子上的书说道:“书里倒是多,有批评的,也有羡慕的,还有议论的”。
这边柜子上藏着书李学武倒是没在意,唱戏的不等于没文化。
你可以说她们没有文凭,因为她们就没上学,自然是没文凭的。
但要说没文化那就是扯淡了,戏文里的文化一点都不比历史着作少,甚至更有趣味性,就是不够严谨罢了。
同一段唱词,对戏文里这段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影响较为了解,甚至是领悟透彻的,那唱起来自然是带着情感和味道的。
不然干巴巴的戏文谁都会唱,怎么成角的就那么少呢。
麦小田给两人指点的路子,光是底子好不成,光是嗓子好,也不成,还得有文化底蕴。
艺人之间比拼那是真刀真枪的打,你有好嗓子,哎,我也有!
你有好工夫,哎,我也有!
我有文化底蕴,你就不一定有!
比着比着我就把你比下去了!
现在两人的基本功打的那是相当的瓷实了,跟着麦小田夫妇学唱戏,那是一日千里,顺顺当当啊。
可是呢,毕竟两人还小呢,一个十八,一个十七,正是技艺增长最关键的时期。
一步一步不在是打基本功或者学戏码这样走着了,而是爬着。
从现在开始,到二十六七岁,能爬多高算多高,全看个人造化。
你要说二十六七岁了,我有了个人的表演风格,有了个人对戏曲的感悟和理解,就说明你成角了。
成角不是观众捧你,你就成了。
而是你的技术到家了,吸引了观众捧你,你才算是角了。
直观一点说,后世小黑胖子,你能说他以前的相生说的不好吗?
恰恰相反,你且听吧,老过瘾了,愤世嫉俗,嬉笑怒骂。
但是吧,对比他火的那阵子,你总能感觉到他当年是欠着些火候的。
他急啊,为生活急,为事业急,为争名夺利急,所以艺术作品变现出来的就会犀利。
怎么办?用时间和文化把锐气磨下去,积累了,就悟了。
佟慧美和金姣姣两人也到了这一个阶段,她们的技艺很娴熟了,学什么会什么,会什么精什么。
但是吧,麦小田夫妇教导她们的时候就发现了,两个姑娘厚积薄发,走的太快了,太赶了。
有能力自然是好事,但得抻着点,用老话讲你得惜福。
你这一辈子活该享受这么多的福气,你全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糟践没了,你还想活不想活?
一个人的艺术生涯是短暂的,佟慧美和金姣姣现在技艺上得名师指点,快速提升,与现实表演需要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个社会没有她们发挥才艺的土壤,好像被孤立了,学了屠龙技一般。
生活中梦境中的两人只能不停地用学习来麻痹自己。
所以,现实中的落寞和学习中的着急让两人心境乱了。
学的好,学得快,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