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轮流请一顿午餐或者晚餐,这样算下来六七家人就能一起玩上三四天,娱乐活动也很固定,就是打麻将打扑克。
每一顿的饭菜倒不是固定的,是由请客的那家人决定吃什么菜,因此在这个环节就反映出亲戚各家的经济实力。
林启记得自己还小的时候是非常喜欢这种聚会的,可以一连好几天都吃到非常可口的饭菜,也可以见到很多亲戚热热闹闹地聚集在一起。
但随着年龄增长,林启渐渐意识到了这项活动背后的其他含义。
父母其实并不是那么乐在其中。
他们总是在菜单上用下比其他亲戚更大的工夫。
应该怎么样点菜才能不显得和大家点的差距过大,却又能尽可能地节省开销呢?
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在点菜这件事上开始有了隐隐攀比的迹象,大家都想尽可能地把经济实力展现出来,从后厨端上来的菜也逐渐变得奢侈,昂贵。
以往那种奔着热闹和情谊而来的目的变得浅薄,大家更在乎的好像是谁更有面子。
变味了。
近几年父母请客的轮次也越来越靠前,甚至争着第一个请客。
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顿饭不用和前面形成对比,即便是菜品并不是那么的好,也不会带来“不如前一顿”式的失望感和反差感。
林启家只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的家庭,拿不出那么多钱出来争抢这所谓的面子头衔。
他们只是想最大程度地维持着一家人的自尊心,仅此而已。
渐渐的,林启参加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他宁愿叫上自己某个相熟的同学去老街道吃一顿不到20块钱的麻辣烫,也不愿感受那种煎熬般的气氛。
林父林母对此也没有阻拦,有些压力,让大人来承受就够了。
但请客点菜还不是唯一的压力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来源,那就是亲戚之间打麻将打扑克。
成年人玩牌那都是要把真金白银作为输赢筹码的,并且数额玩得越来越大,逐渐来到了一个林启一家无法承受的地步。
一天下来的输赢差距是可以来到五位数的。
这是林父林母好几个月省吃俭用才能攒下的金额。
但作为参加聚会的人,完全不上桌参与是不现实的,那就只能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硬着头皮上桌,然后在别人胡牌后强颜欢笑,手指略带颤抖地从麻将桌抽屉里抽出那一张张血汗换来的百元大钞,深吸一口气,将其递给胡牌者,然后继续开始提心吊胆的下一局。
在牌桌上,一味的保守战术是很难赢到钱的,就算是最小的番型,林父和林母都会选择立马胡掉,因为自己胡掉是一定一定不会亏钱的。
但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说,属于自己的运气没有适当把握住,等到别人胡大番型最后还是会输。
但林父林母没有选择,那些惊心动魄的基础数额由不得他们发挥出自己全部的运气实力。
他们那个普通的小家就像个在滔天大浪中孤独前行的小舢板,没有任何容错。
提心吊胆,用这句话形容是再好不过了。
这些年过去了,林父林母在聚会中基本都是输家,只是输的不是最多的那个,明明经济条件最节约,却被迫年复一年当输家,亲戚聚会成了完完全全的压力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如果非要给这种原本正常亲戚的聚会后期却发生不健康演变的过程找个“背锅者”,林启觉得也是能找得出来的。
林启的表叔。
这个表叔比林父小2岁左右,他们家和林启亲爷爷这一脉一直都走得很近,来往非常之多。
他基本上是和林父一起长大的,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关系在上一辈的亲缘交互中应该是非常牢固的,但这个人却表现地极为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