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金军在河西会战后,正在休整兵马,为接下来的下一轮进攻做准备。
而之前撤走的夏军,已经一分为二,各自分道扬镳。
嵬名令公在战后觉得自己有愧于朝廷,河西会战如此惨败,丢失朝廷十多万大军,纵是朝廷不杀他,他自己也无颜苟活于世。
觉得自己以时日无多的嵬名令公,心灰意冷之下,将河曲军权全部交由阿绰统领。
面对嵬名令公的这一惊天举动,阿绰很是惶恐不安,多次推脱不受。
可嵬名令公以自己年老体迈,心神精力以不如从前为由,非要劝说阿绰接下河曲军的指挥权。
对阿绰的惶恐与担心,嵬名令公自然明白,可嵬名令公同样知道自己以不如从前。
不说身体跟不上长时间激烈的大规模战事,就是心中豪情壮志也被时间消磨的一干二净!
若不趁机退隐,贪恋权势不放手,害人害己不说,最终只怕会害了朝廷与全军将士。
从这次河西会战中就能看出,嵬名令公因为年纪老迈,心中已经对战争变的恐惧。
且对未知一切,变的过分小心翼翼。
面的金军的调动与出击,嵬名令公哪怕判断正确,但他的潜意识中多次告诉他,这么做很危险是错的,那么做也不对,会酿成大祸。
种种对战争与失败的惧怕,让嵬名令公变的畏手畏脚,不敢放手一搏。
除了对战争惧怕外,对自己人的掌控也变的不如从前。
如果在年轻时遇到李安全、籍辣思义这等敢触动主帅权威,胡乱插手大军作战计划的人,嵬名令公早就将他们一刀砍了!
哪还能有后面发生的事情。
可现在因为年纪过大,不知不觉之间信奉起了中庸之道,没了以往的魄力与勇气,和敢于放手一搏的决心。
面对下属不听指挥的举动,只是和稀泥,优柔寡断,事事想着大局为重,开始没了自主判断,被他人影响决策,牵着鼻子走。
这一切事情无不说明,嵬名令公已经老了,打不动仗了,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嵬名令公与正值壮年,豪情万丈的完颜纲为敌,在决策上处处落后于人。
本来之前嵬名令公还不服老,不承认自己不行了的这个事实,认为自己不弱与人!
可一场河西会战下来,打掉了嵬名令公的所有信心与骄傲。
让嵬名令公不得不接受,自己确实已经不适合带兵打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所以嵬名令公在撤退的途中痛定思痛,打算就此退隐,不能因为自己的素位裹餐,而耽搁了国家大计。
应该将接下来战事,交到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魄力的年轻人手中。
如此,嵬名令公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阿绰这个英武刚毅的年轻人。
原本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昔里钤部,可昔里钤部已经被逼反,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阿绰来担此重任了。
在嵬名令公将自己心中的担忧一一向阿绰道尽后,阿绰也不得不承认,嵬名令公确实已经不适合指挥大军作战的这一事实。
其实从之前的一系列战事中,阿绰早就发现了嵬名令公的指挥才能正在持续下降。
种种迹象表明嵬名令公跟年轻时的他,若判两人。
一场河西会战的指挥不要说有多高明了,简直是一塌湖涂,与年轻时的嵬名令公相比,简直是若判两人。
可当时因为临战之际,纵是心中有多么的怀疑与不确定,阿绰也只能将一切埋藏心底。
而现在等到嵬名令公一切向阿绰坦白之后,阿绰终于明白嵬名令公确实老了!
已经老到胆小怕事,处处紧小慎微,处理军务时缩手缩脚,确实不适合继续再指挥大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