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级将领,目不识丁,现在看不出来什么,可往后的弊端是非常多的。
可关奎此人,五大三粗,收到朝廷指令后,显然有些不太乐意,不由说道:
“这丞相也真是的,每天那么忙,咋还管到军中来了。”
那可是相国,什么不能管,关奎此言,也并没有不尊重刘玉之的意思,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真要丞相在他面前,你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说。
副将闻言,则是苦着脸道:“这,将军,末将也得学习啊。”
“唉!”关奎叹了口气。
可没有办法,他只能是在宁阳请了一名先生,每天日常军务过后,便让先生教他识字。
几天下来,关奎这粗人已是颇感不耐了,在学习的时候,还喝了一大碗酒,忍不住道:
“这这这,先生啊,你说大王让咱打仗,咱是没什么二话可说,拼命都行!可这识字……”
知道他不乐意,先生笑呵呵的劝道:“将军啊,武将治军,文官治政,是大王一直以来的理念,可将领若不识字,终究不是好事,大王也是思虑深远嘛。”
“且将军若深感不耐,弃书不顾的话,恐对仕途有极大影响啊。”
“好吧。”听他这么说,关奎无奈,一个将领,战功赫赫,到了后面,肯定官职不小,若还大字不识的话,那怎么可能!
秦国这边,搞了一次小改革,一切都在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大争之世,在天下没有统一之前,华夏大地,是不可能长久和平的。
这个时候,桓、凉已隐隐有了交兵的迹象。
凉王残暴,自恃凉军战力,向来不把桓王放在眼里。
前番两郡之事,桓王见要不回来,原本是打算放弃的,因为他不敢对凉国动武。
可搞到最后,反而是凉王不依不饶了,借此由头,想要侵占桓国土地。
两郡,桓王已经不要了,可凉王还要攻他,他就算再软,这也没法忍了。
因而,两国部队,开始频繁往边境调动。
这一动作,直接导致了列国开始将目光纷纷投向这里。
战事之前,外交自然是少不了的。
可桓王遣使询问,凉王皆置之不理,军事动作,依旧不停。
凉国那边,亦有大臣说道:“大王,若一味攻桓,我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恐师出无名,且桓王极有可能拉他国互盟啊。”
是的,凉王是在找茬,说白了,就是想扩充版图,拿桓王开刀。
闻言之后,更是嗤笑道:“放心,桓王拉不到盟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