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纨绔王爷不容易(2 / 5)

青,我倒要看看你会如何应对!

正等着看他好戏,忽闻头顶一声暴喝:“何人在此喧哗!”

一位军官打扮的人在城墙上探出身子向下张望,那人显然认得李琰,眼光刚瞟到李琰身影,便匆匆快跑着下了城墙,一面双手合拢作揖,一面恭声道:“卑职见过李将军,请赎卑职甲胄在身,不能行礼。”

说完,转头向那位年轻军士斥道:“你小子眼睛长着出气的吗?连左屯卫中郎将都认不得?!”

一直在旁愣神的“愣头青”这才回过神来,“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颤声道:“小的有眼无珠,请将军赎罪!”

李琰低头笑看了他一眼,轻抬右手道:“起来吧,尽忠职守,何罪之有。”说完,便不再理会他,自顾与军官寒暄了几句,领着我上了城墙。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我低头缓缓而行,口中喃喃自语,面上虽平静,实则汹涌澎湃,激荡在胸,心痛到不能自已,在城墙上看到的景象久久回荡在脑中,那是何等惊人的画面,登高而望,目力所及尽是流民所搭的简易帐篷,星星点点地连绵数十里。

枯瘦如柴的老者、青黄干瘪的母亲和大头瘦脸的婴儿,横七竖八地在城外躺成一片,凄绝的哭喊声响彻天际,这将是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场景,不禁心中凄苦难耐,眼中雾气弥漫。

李琰见我情绪不佳,只默默陪在身旁,并不说话。

独自惆怅了一会,心情稍稍有些平复,伸手拭了拭眼眶,转头望着李琰,抱歉地说:“奴婢不明就里,方才言语间多有冲撞,还请将军见谅。”

李琰微微笑着回视我,柔声问:“心情好些了?”

我点点头,略一思索,问:“这么多流民是打哪来的?”

他道:“流民大多是为了逃避战乱从边关而来,其中不乏来大唐逃难的突厥人。”

又是因为战乱,我不禁一声长叹,淡淡地说:“为何大唐和突厥不能和平相处呢?非要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却苦了各自的百姓。”

李琰听了,顿住身形,我也随他停住脚步,抬头看他,他嘴角含笑,道:“若人人都像你这般心善,那我们这些当兵吃饷的岂不是都要失业了?”

他微微叹息了一声,肃了肃面容,已然转了话锋,“只可惜,权力于人来说犹如深沼,一旦陷入便无法自拔,只会越陷越深。突厥多年来侵袭大唐边境,向来只为掠财,从不占地,如今却一改往日作风,攻我城池占我土地。颉利可汗胸怀大志,已有了入主中原之心。自太上皇开唐以来,大唐一直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岁岁向突厥进贡,却仍换不来与突厥和平相处。当今皇上,雄才大略,大有吞并八荒一扫宇内之志。欲振兴大唐,灭突厥便是当务之急。”

我静静地听他说完,问道:“难道真的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琰淡淡笑道:“法子只有一个。”

我困惑地看着他,他眼中寒光闪烁,斩钉截铁接着道:“吞并突厥,使大唐威加四海!”

我一怔,无奈地低下头,叹道:“依旧是免不了刀兵之祸!”

李琰伸手轻轻抬起我的下巴,目注着我的眼睛,柔声说:“大唐与突厥这一战是无法避免的,突厥人向来以狩猎游牧为生,每逢天灾,牛羊必定死伤惨重,若想维持生计就必须劫掠周边国家。中原百姓素以农耕为业,生活相对稳定,自然是突厥的首选目标。突厥一日不灭,边关的百姓就一日不得休养生息。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你这般聪敏,其中道理可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