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深一层,才是专业的论文,亦或是文言文等更为高深的“文学”。
虽然从简单到难,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艺术化”“文学化”。
但这个接受与学习的曲线却很圆润,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的提升文学上的“审美”与理解,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加深刻的东西。
这使得很多人都能逐渐接受。
可音乐就有些不一样了。
泾渭分明的“艺术化”与“商业化”,令哪怕很多人想要见识一下音乐更深的天地,也会被客观的排除在外。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后果,就是对于大众的普及程度直接消失。
更多的大众,根本难以找到产品生产的原厂商。
而没有了音乐作品阶段性的过渡.......
就像是小时候上数学课一般。
上课的时候讲1+1。
嗯,我懂。
溜号了。
再抬头看黑板,直接就变成了天书。
缺少了过渡,当然就难以理解。
而李少杰的这个做法,恰恰就弥补了这一点。
以更加专业化,艺术化的手法去做一些非常商业化,娱乐化的音乐。
这样,在娱乐之余,也并不缺少深度。
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娱乐”到“艺术”的跳板过渡,让“艺术”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令艺术也拥有娱乐化的有趣,令娱乐也有艺术化的深邃。
......
当然,这些热度虽然跟李少杰关系很大,但杰不在乎。
这才刚交了作品,回家呆了没多久......
一则消息就传到了李少杰的耳中。
看着手中的文件,李少杰开始了头疼。
漂亮国的音乐家交流团已经来到了京城,美其名曰要做交流前的准备。
“这来的也太快了,我裂开来。”
李少杰拿着文件,感到一阵阵的不可思议。
这事儿发展的已经超出自己预料了。
一开始,仅仅是一次以中国为主场的大型文化交流,以往,世界上这样的大型交流并不少见,年年换地,经常举办,本来并不稀奇。
也正是在之前的国际大型交流中,李少杰和弗雷德里克之间的私交,让两方都很想来一次系统性的单独大型交流。
中方想的是......可以借此机会加深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弘扬本土文化,走进世界,尽可能百家争鸣,淡化漂亮国的文化影响。
而德方想的是.......可以借此机会加深己方在古典艺术界的影响力,做出欧洲的带头,而欧洲其他的国家想的也是看效果,效果好加入,去漂亮国化。
但这就是一个雏形,开头都还没做呢。
漂亮国就急着入场了。
李少杰皱着眉,人都木了。
......不紧张不行啊,虽然大家开玩笑漂亮国区区两百年,有个屁的文化,但其实对于李少杰这种真正的艺术从业者来说......
开玩笑可以,当真是绝对不可以的。
漂亮国,奉行的本就是“拿来主义”。
作为一个多民族寄生的拼夕夕国家,是融合了许多不同文化的杂交品种。
但这也令其将“文化挪用”运用的炉火纯青。
以漂亮国大片为一个文化侵略的主体。
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可以嘲笑,但不可以小看。
或许很多人觉得......“拉倒吧,就是看个特效,谁看内容啊?”
但实际上,真正在这种“思想与意识”的狂轰滥炸之下,还能保持本来思想的又有多少?而且一次不行,顶的住十次百次么?就算顶的住,那又有几个呢?
暗示最可怕的正是这种无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