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立志与承诺(1 / 3)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3328 字 4个月前

弘文馆,唐代的贵族学校。

同时也是图书馆,负责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并参议朝廷制度和礼仪。

唐时,弘文馆只收录学生三十八人,都是皇亲国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子弟,入学年龄为十四到十九岁,教学、考试皆如国子监,馆学生一般可以直接出仕。

朱以海打算也设弘文、崇文二馆。

弘文馆设在内阁,储藏图书、校正修订,招收皇亲国戚王公宰相子弟入学,开几个班,招录百余人,选用一些有才德的有学之士负责教授学生,并校订图书,同时还可在内阁参议政事。

本来国子监也是招收这些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子弟的,现在再设二馆招录,主要还是要重点照顾下这些子弟,既要加强教育,同时也是给予一些特殊待遇,毕竟在这个时代,王公贵族子弟不可能真正与寒门百姓子弟相同,并不现实。

加强科举制度保障所有人都有机会入仕同时,也要适当的照顾这群人。

针对性的搞点精英教育,也是必须的。

这也算是因材施教。

“你们现在十二三岁,先在弘文馆读上几年书,把文化补一补,等十六七岁时,若有兴趣,还可以进讲武堂等军校培训几年。”

“父皇计划等你们二十一岁后,为你们在边地选一块地方,划做你们的封地,给你们些庄园田地耕种收租,再给你们一些护卫,如屯镇一般,屯守边疆。”

朱以海觉得就留在京城养着还是不行,所以他计划里还是得有些改变。

比如弘甲弘櫕兄弟俩,现在十二三岁,那么先进弘文馆好好补课,弘文馆的课程方面,不仅跟国子监一样,还得适当增加些骑射、兵法的课程,文武兼修。

等他们十六七岁时,可以去军校进修。

到二十一岁时,也算是正式成丁的年纪,便可正式封藩之国,比如老大弘甲,假如将来没立为太子,那就给他在台湾划块地,比如说鸡笼港那里,沿港划一块地,让他在那里就藩镇守。

但对于封藩的权力得有所限制,不能跟老朱那样,权力太大了。

具体点,他打算就是划出一块地来,有块直属的私人庄园的田地山林这些,保证适当的经济收入,另外给他们派上几营人马由他们指挥,但军官都由朝廷任命派遣,也要听从兵部指挥。

藩王在封地有镇守职责,战时有指挥权。

不过藩地仍归省府县管理,特别是财税、司法这两块,仍是地方的,藩王们拥有监察权,可以监督地方,但地方官员也有监察藩王之权。

藩王爵位要世降,则所拥有的藩地、兵马数量也会减少,赐封的私属庄园等不减,而是分给其子孙。

而藩王们成年后就藩封地,负责镇守之职,他们的儿女,要求满七岁就要送到京城居住学习。

七岁起,进崇文馆。

崇文馆相当于是皇家小学校。

弘文馆隶属内阁,崇文馆则是东宫学馆。

皇家五服内宗亲子弟以及大学士,以及在京三品以上职官、王公子弟皆可入读,在读年龄就是七岁到十三岁。

十三岁后就到弘文馆去读,或是分流去国子监。

崇文馆也收藏图书,负责校订,其馆中学士、直学士等,则还有辅佐太子,参议东宫事之职权。

崇文馆的学士等官员,相当于东宫的编外官。弘文馆的学士,则相当于内阁的编外官。

修书、教学外,都还有相应的议事权力。

宗藩子弟,在京七岁进崇文馆,十四岁进弘文馆,十九岁出馆可再进讲武堂,或是直接进四卫当差,年满二十一岁,可回藩地做事,或是在朝廷任职。

宗藩继承规定,则是满十岁可授爵,但要继承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