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临轩册命(3 / 4)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4505 字 2022-09-11

宫机构,主要官员为朝廷大臣兼任,而一些主簿、冼马等品级低些的实职,却也专门安排了优秀翰林担任,以辅左太子。

更加特别的是,朱以海居然给太子统兵之权。

专门给他新建太子内四卫,每卫五百人,总两千人。东宫四率各领一营学军,就是四营两千人。

这学军其实就是东宫新设东宫讲武堂的学生,实际则是士官学校,培训年轻优秀士官的军校。

给东宫的兵虽不多,总共四千,其中两千还是在校受训士官,但这毕竟是实打实的四千兵马。

皇帝直接给东宫这四千兵权,可见皇帝确实是要真正在东宫健全一个小朝廷的。

现在詹事等都由大学士尚书等兼任,但朱以海打算接下来还要增设职位,比如左右春坊的左右庶子要增加一人等,这些新增职或副职就要选一些更年轻的优秀官员充当,成为实际上协助太子管理东宫事务的官员。

那些兼职东宫官的大臣们,有空的时候辅左一下太子,也对东宫事务大方向把握,甚至做点审核等,具体日常事务则交给那些常驻东宫的官员们负责。

朱以海是要让东宫成为一个微型朝廷的,将来他要是外出,就要让太子和东宫真正负担起留守监国的重任,让他们能够先接触和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务,以锻炼治理国家能力,随时准备接班。

不经历练,又怎么能继承皇位。没有历练,甚至不能组建一个自己的核心团队,就算顺利登上皇位,也有可能被大臣们架空。

明朝许多皇帝的最重要问题,其实都是缺少足够的心腹,最后只能把在宫里身边的太监等当成心腹来对抗外廷大臣,虽然把太监政治玩出了新高度,但他们却始终不能真正掌握朝政,这也是大明衰败的根源。

皇帝和内阁外廷争权,国家连个真正的政治中心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强盛。

东宫机构和官员,就是教导、辅左太子的,也是给太子练手的。

朱以海甚至计划等明年迁都北京后,到时在周边划出一个府或是一个县交给东宫来负责管理,给他们一些更直接的历练机会,实战练兵。

皇帝透露出来的态度和决心,满殿大臣无一人反对。

这既是皇帝向来的权威,也是这新太子大家也都很支持,在座的都是皇帝千挑万选的心腹,谁又会跟皇帝唱反调。

“准备筹划册封太子的典礼仪式吧。”

“臣请求在奉天殿临轩册命,皇帝亲临现场,典礼由首辅文安之主持,次辅代表皇帝授予册书、玺绶,典礼结束后太子到皇后宫中行拜谒礼。

拜谒皇后后,太子在东宫官属的扈卫下再到太庙行拜谒礼,此项礼仪由率更令主持,在三师三少导从下进行。”王之仁提议。

朱以海考虑了下。

“太子先去南京拜谒孝陵和太庙,然后明年正旦日,在奉天殿临轩册命,年后再往北京拜谒太庙。”

太子是国之根本,朱以海希望能够隆重而正式。

“还有一事,太子今年十三,但还没行过冠礼,朕推崇周制,崇尚汉唐,当更加弘扬我汉族之元服礼,太子当行三加之礼,网巾、翼善冠、九旒冠。”

大明会典,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没有加冠是没有亲政权力的,还未成年也不能参与决策。

一般百姓都是二十而冠,而品官子弟十五可冠。

加冠之后也表示可以成婚生子。

明光宗朱常洛因为受待见,储位不稳,直到十九岁都没加冠。

朱以海让大臣们现在就为太子准备加冠礼,先加冠然后册封太子,加冠后就能正式在给他置办的东宫小朝廷里历练了。

冠而生子,礼也,男子幼,娶必冠。

对于朱以海来说,十三岁的朱弘甲加冠后不仅可以册封太子、观政理政,甚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