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926节 唐主入大都:我做到了!(1 / 5)

葬元 武猎 4875 字 3个月前

三月二十五,忽必烈率领后妃皇室、文武大臣、侍卫宫人、珍禽异兽,带着数千辆车的财物和典籍佛经,在四十万大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离开大都。

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忽必烈,坐在马车上,回望大都,回望巍峨的大明宫,不禁老眼湿润。

自从他夺取汗位进入这大都城,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这大都城的大明宫,就是他的家啊。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在大都驾崩。如今,他却要离开了。

“巴雅台,汗八里和托!”忽必烈叹息着说道,苍老的容颜掩饰不住那种无奈的悲凉。

“巴雅台!汗八里和托!”居住大都城的蒙古色目贵族们,也都扬鞭大喊,热泪盈眶。

他们在大都住了这么久,一旦离开,还真有些不舍。很多年轻人,就是再此出生,在此长大的,对他们来说,大都不异于草原故乡。

忽必烈指着大都城,大声说道:“你们记着吧,记着这大都城,这是曾是大元的京都,是大蒙古国的汗八里!”

“牢牢记住它,蒙古大军,迟早有一天会回来的!朕或许看不到那一天,可朕希望你们记住朕的话,总有一天,杀回来!”

“杀回来!杀回来!”蒙古贵族一起呐喊。

“笔墨!”忽必烈喝道。须臾间,笔墨伺候御前,汉学修养不俗的忽必烈挥毫写道:

“回望大都如风烟,惜哉汉地好江山。他年卷土重来日,再统中原数百年。”

笔墨酣畅的写完之后,忽必烈道:“贴到大都城门,让唐军看看,大元会像虎狼等着猎物打盹那样,等着他们的。”

“喳!”怯薛侍卫立刻照办,将蒙古大汗霸气的宣示之词张贴在大都门上。

“出发!”忽必烈决然回头,再也不看大都城一眼。

几十万人,一百多万马匹,浩浩荡荡的北上,计划从榆关出塞,然后往东,通过草原西迁。

汉官们纷纷作诗,告别中原。只是,与蒙古大汗故作豪气的睥睨之诗相比,他们的诗虽说写的更好,意境却悲凉凄婉。

因为献策有功得到忽必烈赏识,升为礼部尚书的王四郎,也赋诗说道:

“此去西漠别中原,天涯飞蓬不知年。夜夜泪洒神州梦,岁岁花开旧江山。若问桑梓何处是,当在沧海另一边。他日墓碑朝东向,狐死首丘望故园。”

忽必烈和元廷大臣是最后一批西迁的。他们一走,整个北地就真的千里无人烟了。

渡河北伐的唐军,往往一整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就是昔日繁华的城池,也只能见到零星的一些老弱病残。

整个北国,处处是杳无人烟的废弃村庄,不见炊烟,不问犬吠鸡鸣,景象之荒凉,令唐军将士断肠。即便此时春光灿烂,艳阳高照,也令人心生荒诞虚幻的不适之感。

唐军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接收北地。但是看上去,的确是元军撤退,唐军进军。说起来,也算是武力收复。

到了四月下旬,数路唐军已经占据了东到河东,西到鲁北,北到长城的广大地区。而东路的杨序,更是率军五万北上,收复辽东。

四月二十二,唐主李洛终于亲率十万大军,来到燕云,来到大都城下。

李洛所骑的大食宝马,也不禁轻轻嘶鸣,刨着蹄子。因为,它就是在大都长大的马驹,后来被忽必烈赏赐给当时的大元名将、“墨尔根拔都”李洛。

所谓老马识途。马很聪明,对长期待过的地方记忆很是深刻。

在四月春风中猎猎招展的龙凤呈祥旗和浴火凤凰战旗,昂扬伫立在大都南门,唐主仰望着城门,久久不语。

十年前,他第一次随着高丽使团来大都,来到这个被崔秀宁称为“罪恶之城”的地方,当时他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