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月的耐心像极了诗意温婉的母亲,她无微不至的爱给了伯乐另一种体验,不如亲生母亲一样,爱的特别隐晦,需要仔细感悟。
因为感受爱,所以他总是走神,也一次次地被故月呵斥,就像母亲呵斥他一样。
他倒是没有在家的拘谨……其实一开始也是有的,只是故月太温柔了,每次都会因为呵斥而俏生生地道歉,又说了些恨铁不成钢的话,让他失去了面对母亲时的拘谨。
当然不只道歉和恨铁不成钢的话,还有些温柔体贴的问候和一次次令他不知所措的调侃。
可是啊可是,故月一如既往,调侃是调侃,可细微极致的爱依然从她一举一动中于伯乐心头环绕交错。
环绕保护,交错摩擦就一定有温暖,他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反正心里就是暖暖的,他觉得这些爱,让他在冰洞里也能热的脱皮。
不是粗俗,是不想要用其他修饰的语言来表达赤裸的温暖。
只是“爱”啊,总转瞬即逝,他还没来得及多感受体验……他只觉得,只是刹那间,无微不至的爱就消失了...
故月又得回家了,她走的是非常开心的,挥挥手,笑着离别,因为她知道,见面还有下一次,伯乐也知道,可是他的心却随着故月回家……空了一年又一年。
从起初的一个月思念,到至今持续一年的思念,伯乐也说不清他对她究竟有多思念,只知道,很思念很思念...
他头一次觉得,语言是如此苍白无力,可他知道还有下一次会面,所以他不怕语言的苍白无力,他不怕注定别离的时光,可他还是忍不住翻来覆去的思念...
二十一岁,两人双双大学毕业,故月家境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伯乐必须奔波,也疲于奔波,可依然奔波。
这是没办法的事,然而对伯乐来讲,这是他的路,这是他的苦,这是他必须的东西,也是他所追求的前进。
是的,他自认为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他吃过很多苦,脱下了长衫,干保洁又干销售,扯过弯头也下过深海捞过鱼...
似乎所有工作的苦,他都要试个遍,沈渊明问他为什么一定要试这些,他只说,“我要追寻自己的道路。”
“难道,千种职业,要一个个试吗?”
“追到适合自己的为止。”
是的,正如他所说,“在这个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除了本意之外,还有一种延伸意义,那就是思想上的家。”
“这个年代,穷不仅仅是一个钱穷,还是思想上的穷。”
“你所做的事,父母给不了你建议,绝大多数是会拒绝你走这条路,甚至动手将你埋在另一个完全不适合的土坑里,接受着他们认为对的思想。”
“然而,绝大多数父母的思想“穷”的老套,所以在思想上,你求不了他们,只能早早当起自己思想上的家”
“有时候,古人的俗语,总能代表现代,你不觉得新奇吗?”
伯乐似是疑问,却不求沈渊明给出回答,其实原因什么的,沈渊明感觉伯乐都知道,但他说这些话,何尝不是他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大学专业很好,本来可以在繁华的都市打工,可父母让他回来,他回来了;让他干销售,他干了;让他扯弯头,他也扯了,可每一次不适合的病重,实在是无能为力。
明明都是本科,为何明知前方有路,却还舍不得放手现在的苦难?因为伯乐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苦衷。
当人们全员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上学定能上个好成绩,上出个好工作。
所以时代鼓励,所以人们严厉,可哪个学生都不肯放手学习,他们卷,他们拼命学。
学在每个深夜,学在每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