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先别忙活了,先跟我说说看,这到底是发生啥事儿了。”
林北急切道。
林父和林母对视一眼,倒是没有再瞒着他。
便讲述了起来。
............
林父老家是一个叫“山水村”的小山村,在山沟沟里,周围被大山环绕。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
可山水村窝在那山沟沟里,交通不便,发展自然就很滞后。
林北上小学那会儿,寒暑假还经常回去跟爷爷奶奶一起住,童年有很长时间都是在山水村度过的。
他印象中,小时候村子里连电视都还是黑白的,只能看央视1频道,那会儿倒是通电了,但很多人家舍不得用电,晚上用的还是煤油灯。
村子里没有商店小卖部啥的,就是偶尔会有人骑着摩托车拉点零食来村子里售卖,每次都会引得村子里的小孩子一阵疯狂。
村子通向外面的路都是泥泞的土路,平时还好说,一到下雨天,简直不是人走的。
反正就是个很穷的小山村。
后来条件稍微好了点。
现在村子里最起码有电话了,能看彩电了,路面要都硬化了,条件比以前那肯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条件好了之后,村民自然想着发家致富。
山水村虽然地理位置不太好,交通不发达,但这地方有山有水,种植农作物啥的还是非常好的。
不少村民就在这些方面发掘发家致富的路子。
刚开始种啥的都有,土豆,玉米,小麦,苹果,桃子......
后来发现,还得是苹果最有“钱途”。
首先是好养活,不会特别“娇嫩”,动不动就死。
然后收成还不错。
而且价格也不低。
因此村民开始大规模种苹果。
但销量是个问题。
后来,还是林父帮忙牵线搭桥的。
林父原本就是在县城里开饭馆的,虽然饭店规模不是很大,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各种人都有些接触。
人脉还是比较广的。
而且林父是个热心肠,虽然自家没种苹果,但帮村民那也是诚心实意地帮。
又是请人吃饭,又是送礼,还卖力介绍。
在他的努力之下,倒也真的为山水村的苹果开辟了一条稳定的销路。
对方完全可以将整个山水村的所有苹果都吃下!
而且价格方面,也比市场上的平均收购价高了1毛钱。
而林父呢就象征性的每斤苹果收3分钱的辛苦费。
但即便是扣除这3分钱,村民出售苹果的价钱也比市场平均价高了7分钱。
最主要不是钱,而是销路!
如果没有林父帮忙,别说高1毛钱了,就算低1毛钱,甚至再低1毛钱,那苹果都很可能卖不出去。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
老板收购到了足够多的质量有保证的苹果。
村民们辛辛苦苦种的苹果成功换成了金钱。
林父虽然付出大于回报——每斤苹果1分钱,根本都抵消不了林父为之搭进去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但林父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他也乐意帮村民做点实事。
所以这相当于是三方通赢的好事。
可......
好景不长。
就在不久前。
村长的女儿,某一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白诗”回了村子,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她发现林父从村子里收购苹果的价格是9毛/斤。
也就是说,林父给村民们是按照每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