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姓们和部队的战士们,听到这句话,不少人的眼角流下了泪水,终于有人能懂他们了。 不是不让你们在头上作威作福,但你们起码得干点人事儿不是! 而此时,梁大娘和玉秀也是到部队了,赵蒙生去接待前特意跟连里的战士们嘱咐道: “欠账单的事情,千万不能让大娘和玉秀知道,谁要是透露出去,纪律处分。” 和梁大娘他们聊了一会,赵蒙生他们这才知道她们晚到的原因。 “玉秀嫂子,这是三喜同志的遗物,组织上让我交给你。” 交代好遗物后,赵蒙生退出了房间。 玉秀缓缓打开三喜的遗物,里面只有几本笔记和一身崭新的军大衣。 在军大衣下,是那个他们约定再见面时由梁三喜交给孩子的礼物,那个用子弹壳做的拨浪鼓。 看着静静躺在那里的波浪鼓,往事一幕幕洗刷在玉秀的心头,她再也止不住,痛哭出声。 晚间,玉秀独自一人来到了梁三喜的坟前,她抱着土堆悲戚的哭声让人闻声落泪。 “三喜,俺,又来看你了,呜呜~ 三喜啊,三喜啊啊啊~” 一时间,整个龙国从上到下、从南到北布满了哭声,他们为那个可怜的军嫂哭泣。 不知哭了多久,玉秀的眼泪都快要流干了。 她抚摸着墓碑上梁三喜的名字,像是作者最后的告别,又像是在自己的心头发下誓言。 “三喜,俺和娘,后天就走了。 你放心吧,你合上眼睛吧,俺要给娘养老,送终,还有盼盼,俺给你养大,成人~” 玉秀脸贴在墓碑上,冰冷的墓碑上似乎能够感受到丈夫温暖的胸膛。 不多时,赵蒙生带着梁大娘终于找了上来。 “你们先回去吧,指导员,俺娘俩在这待会儿。” 把赵蒙生打发走,梁大娘俩人就坐在梁三喜的坟头说着话,和三喜做着最后的告别。 这时,不远处亮起了一束手电筒灯光,一位老人也来到了这里,正是满头银发的雷军长。 见到了娘俩,他走上前问道: “可是烈士家属?” “啊!” 梁大娘点了点头,转而小心的问道: “你是?” “我也是。” 雷军长指了指不远处,带着苦涩的笑容回道: “我的孩子,也埋在这里。” “啊!” 梁大娘听说这老人也是烈士家属,站起身问道: “老几呀?” “就这一个。” 雷军长回道,随后看了看梁三喜的坟头问道: “这是你家的?” “老三。 老大打鬼子那功夫,牺牲了,老二在特殊的时期让坏人整死了,这是老三呢。” 聊了一会儿,看着雷军长的疼痛,还在心痛中的梁大娘反而安慰道: “老同志啊,想开点,俗话说,人活百岁也是死,孩子们这么死了,值得!” 深明大义的一句话,让雷军长肃然起敬,也让屏幕前所有人敬佩不已。 有这样的母亲,无怪乎会有那样优秀的梁三喜。 梁大娘和玉秀即将踏上返程的路途,连里置办起来送行宴。 “军长说了,给梁大娘一家送行,一定要按照最高的规格来办。” “知道了!” 经过炊事班一通忙活,一桌子美味佳肴被端了上来,但所有人却是一片沉默,没有任何的兴致。 “大娘,咱们先喝杯酒吧!” 作为连指导员,赵蒙生想要打破宴席上的沉默,他端起酒杯和梁大娘敬酒。 但还在丧子之痛当中的梁大娘却是兴致缺缺,不好意思的说道: “不用忙活了,都不会喝。” 赵蒙生举着酒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失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