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 诗只是诗(1 / 2)

京城

北大的校园里,诗人们焕发了生机,在大学这片沃土上,对诗歌的热爱几乎成了高雅脱俗的代名词,那些与诗歌为伍的人,自然而然地脱离了尘世的喧嚣与低俗。

诗词朗诵会是由一群青春洋溢的女学生精心策划并主持,其吸引力之强,以至于参与者远超辩论会的观众。

周蓉的诗人伴侣冯化成闪亮登场,他身着笔挺西装,皮鞋擦得锃亮,领带系得一丝不苟,领带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背头梳理得一丝不苟,脸庞光洁,仅留的络腮胡与修剪过的眉毛,为他平添了几分艺术家的气质。

历经贵州十余年的风霜,他的脸庞曾变得黝黑而粗糙,但回京后,那份苍白再次浮现,仿佛是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的独特印记。

周蓉挽着他的手臂,缓缓走上讲台,当她介绍他是自己的“先生”时,起初学生们略显困惑,但经她一番解释后,会场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冯化成很早以前便已在诗坛崭露头角,台下不乏读过他诗作的学生。

他朗诵诗歌的技艺远胜于创作,虽嗓音不算完美,但对诗歌韵律的精准把握与深情演绎,让他仿佛化身演员,一开口便引人入胜,感染力极强。

朗诵会圆满落幕,冯化成无疑是当晚的焦点,他朗诵的诗歌数量最多,赢得的掌声也最为热烈。

朗诵会结束后,周蓉神情严肃的问:“为什么选择那首长诗?”

冯化成反问:“你没听见那雷鸣般的掌声吗?我怎能辜负如此热情的听众?”

周蓉固执道:“但你应该考虑整体的安排,你已经朗诵了三首,占用了很长的时间,这不是你的个人专场。”

冯化成不以为然道:“站在台上,我只是一位朗诵者,特殊与否并不重要。”

周蓉强调:“时间分配需要公平,我事先已说明每人最多两首,你读了三首,那就占用了其他同学的时间,这不公平。”

冯化成无奈道:“掌声热烈,非我所控,谁让大家那么喜欢我的朗诵?难道我要扫了大家的兴?”

周蓉生气道:“可维护公平是我作为主持人的职责。”

争执愈演愈烈,直至冯化成朗诵的那首长诗作者身份被提及,周蓉更是震惊不已。

她发现,冯化成竟在名利面前失去了往日的纯粹,那份不择手段的沽名钓誉让她心痛不已。

多年来,他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

诗,只是诗,不掺杂任何杂质。

而今,周蓉仿佛重新唤醒了她的“读心术”,透过这场争执,她看到了冯化成内心深处那不愿面对的一面。

最终,冯化成留下一句“你今天纯粹是没事找事”,便悻悻离去。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周蓉的眼中满是复杂与不解,仿佛隔着一层雨雾,看不清前方的路。

回到教室,一个同学扭头看向周蓉:“周蓉,有电话找你,让你回来了,打回去,这是电话号码。”

说着,同学把一张纸递给周蓉。

周蓉接过纸说了声谢谢,然后去了传达室。

“喂!”

“周蓉吗?我是曹卫国。”

“啊,卫国哥,你找我有事儿吗?”

“秉坤和郑娟要来京城了,他们让我告诉你一声,火车预计是下周一到。”

“真的吗!太好了,我去车站接他们”

“在学校还好吗?”

“挺好的。”

“那就好,有时间到家里坐坐。”

“好的,谢谢卫国哥。”

挂断了电话,周蓉回到了住处,看到了埋头写作的冯化成,冷着脸说:“卫国哥打电话来了,说秉坤和郑娟下周一到京城,你要不要和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