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愣了一下,为了一个肖元元,也不至于如此吧!
见晋王犹疑,杨坚便又加了一句:“南宁州总管韦冲奏报,昆州爨氏近有暴乱之象,你治下的江南虽然当下安稳,可若旁边生乱,江南也难免人心浮动。”
晋王点了点头,道:“可是,当下科举刚刚开始启动,父皇这里人少,儿臣还是有些担心。”
杨坚回道:“当下江南安稳为要,当初江南复叛,刺激江南豪族最深的便是这科举选士之法,如今朝廷再次推行科举,只怕江南人心也不安稳。”
“是。”晋王知道杨坚打定了主意让他回江南,于是低下头,道:“父皇深计远虑,思虑周全,儿臣这两天就好好准备一下,尽快赶往江南。”
杨坚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推行科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杨素还算得力,你也不用担心。”
晋王收了收眉心,抬头道:“杨素曾言,即便是推行科举,也无法削弱世家。父皇觉得此言,可有道理。”
杨坚垂眼思忖了一下,心里也明白杨素的想法是对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杨素才劝说了大部分的世家支持科举选士。想了想杨坚只好叹了一句,道:“即便如此,聊胜于无吧。”
其实这个时候晋王并不想回江南去,眼前的形势是有利于晋王的。本来晋王与世家势同水火,但由于杨素的介入,大大缓和了世族与晋王之间的矛盾。
在推行科举的博弈中,晋王没输,杨坚没输,世族也没输,唯一输的是太子。
太子既失了杨坚的圣心,又失了朝堂上的声名。晋王想留在京里,趁太子声名日衰之际,自行壮大。
好不容易形成当前的局面,可是偏就这个时候,杨坚却要催他回江南去。朝堂便是如此,人一旦离了朝堂,很快就没有你的位置了,等他下次回来,谁知道太子会不会又卷土重来。
更何况,太子只是暂时输了一局,他的身份地位还在,并且还有高颎、苏威一等人在旁辅助,晋王一走,便是将这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局面,付之一炬了。
晋王又与杨坚谈了些别的事,便告辞回去了。
晋王妃与乐平公主待了一下午,回到晋王宫的时候,晋王正在宫里生着闷气。
晋王妃看出晋王脸色不好,便上前柔声道:“殿下,出什么事了?”
晋王看了晋王妃,忍着气道:“父皇催我回江南去。”
“哦”晋王妃点了点头。
看着晋王妃有些不在意的样子,晋王一气,道:“这半年来,我跟在父皇身边,鞍前马后的效劳,好不容易才在朝堂上站稳,父亲便赶我回江南去,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息怒!”晋王妃回道:“殿下伴驾半年之久,其实就是为了推行科举,如今既然事成,自然也该功成身退了。”
晋王不忿道:“什么功成身退,分明是用完就丢!”
晋王妃温声劝道:“殿下莫要孩子气,功成时若不及时身退,只怕会反而惹人厌烦。”
晋王长长呼出一口气来,看向晋王妃,幽怨道:“阿环,本王也只能与你发发牢骚。”
晋王妃笑笑,缓缓靠过来,道:“妾知道。”
晋王搂着晋王妃,过了一会儿,心情稍稍缓和了一些,又道:“阿环,父皇催我回江南的事,你怎么一点儿也不奇怪,难不成你早就料到了?”
晋王妃抬起头,看了看晋王,解释道:“殿下毕竟还是江南总管,若父皇有意将你留在京城,必会另外派人接手江都。
可他迟迟没有派人,妾便心里猜想,或许陛下还会让殿下回江南去,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毕竟所谓的推行科举,这才刚刚开始——”
晋王抚了抚晋王妃的肩膀,微微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