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有了稳定的肉类补充,族人们的面色好了起来,小孩子也发育的更快,不再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模样。
在他们的居住区周围,尤其是东面和南面,散布生长着大量的野草,还有女人们播种的作物,粟和黍,收割后的种子去壳后,就是俗称的小米和黄米,这也是他们过冬粮食的主要来源。
当初先辈们在这里定居,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一片大量的可以种植的地方,有意识的撒下两种作物的种子,因为徒手不可能收割干净,不用刻意播种,从此年年都可以采集大量粮食,让他们有了过冬的资本。
曾凡是农村出生长大,可是他们那里种植的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这两种作物已经很少有人种植了,他也不认识,最先看到的时候就以为是野草呢!
其实这两种作物本来就是先辈们从野草中培育出来的,粟和后世的狗尾草是近亲,只是穗子和种子颗粒更大一些;黍则和野糜子是近亲,长在野地里不到最后的成熟结籽的时候也难以分辨出来。
可能最早培育这两种作物的那位先辈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神农氏吧,不过在他们这个消息闭塞的小部落,几十个人大多数都没有名字呢,连说话交流都困难,更别提那位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先辈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灌溉和除草的意识,凭借先辈传下来的经验,每年采集这些粮食,完全是看天吃饭。
曾凡这方面懂得也不多,这些作物的采收向来都是女人们负责,没把握之前他也不好乱插手,万一折腾过头,这点过冬粮食都保不住,他就成罪人了。
不用天天捕猎,曾凡利用空余的时间,带着十几个壮劳力去山里转悠,顺带采集了大批石头回来,开始磨石头。
本来想找点铁矿石,可是他自己都不认识铁矿石什么模样,就算有矿石也不行,他没有开采手段,又不会冶炼,把矿石堆在他面前,他也做不了金属器具,只好继续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了。
不过他没有再磨制原先那种小石斧,而是研究更大片的石铲,炼不了金属,那就玩泥巴,别人能烧陶器,他应该也能烧出来。
烧制陶器就需要建窑,建窑就需要挖土,没有趁手的工具怎么行,再难看的石铲也比用手挖效率高。
部族里的其他人对曾凡想做什么并不明白,但是他领导建起来的饲养院子,可以源源不断的抓来野羊和野鹿,让大家都有了肉吃,已经树立起威望,大家对他都开始盲目的服从,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他无比的信任。
部族里的人平时交流话语很少,大多都是一些无比简单的词汇,但是互相之间都很信任,无论是食物分配,还是各种劳作,都是各尽其力,没有人会偷懒。
部落的物质生活极度艰难,曾凡精神上却感觉格外的充实,他感觉自己担负着整个部族的未来,有责任也有动力,也让他更加的融入这个时代。
磨石铲的同时,曾凡也没有闲着,指挥其他人收集远处的禾本野草,去森林里面继续收集大量的树枝,枯木,搬到河滩上晾晒,为后续建窑烧窑做准备。
做出第一把石铲以后,曾凡来到河岸边的一块空地上,开始挖土和泥,这个活儿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做过,家里的火炕仍然用土坯搭建,虽然过去十几年,他仍然印象深刻。
土坯建窑是他在当前条件下想到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他没有实际烧过窑,可是小时候去镇上的砖厂玩过,前一阵子又看了大量考古资料,对这个时代的烧陶工艺有过一些了解,就算不会一次性成功,相信多试几次也总会成功。
掌握了这门技术就可以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不用再几十个人共用三只陶碗两只陶罐,还可以烧砖,建造更结实更保温的房屋。
以后发现了金属矿石,也不至于束手无策,部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