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未知空间(2 / 2)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16 字 5天前

越,对高维空间的感觉和印象一点没有。

难道高维空间没有时间这个维度的存在?而人的一切感觉都需要时间才行,所以即便以他超强的感应能力,也留不下印象!

曾凡无法想象没有时间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可能不是没有时间,只是流逝的方式不一样,微观世界的时间密度升高,一秒钟可以有几十年几百年的感觉,这种高维世界或许时间密度极低,来不及产生感应就过去了。

这两天实验的传送都有明确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是在地球上,以地球整体的引力为锚点,曾凡想象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那么传送的物体会不会停留在高维空间,还是会传送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或者一个平行世界。

假如那样的话,自己的感应还会不会产生联系呢,还能不能传送回来?

想到了就去实验,曾凡拿出一个能量球开始实验,虽然能量球有一定智能,他并不很放心,专门设置了一套程序,安排好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然后才开始没有目标的传送。

反引力的关键在于测算地球整体的时空方向,在茫茫的宇宙中,这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方向,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都没有太大关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其说是时空方向,不如说是一种时空变化频率,最早是能量球内置计算机根据内部原子整体能级涨落规律计算出来的,也是根据这个变化频率反向操作,能量球才最早实现了反引力悬浮。

曾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才实现更高效的反引力飞行,继而发现了跨空间穿越的现象,总结出空间传送的方法。

为了实现高效的能量利用,曾凡在能量球内部用极细的碳纳米管编织了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原子都只能在碳纳米管内部单个通行,不同能级的氦核、中子、质子、电子、光子束都会进入不同的碳纳米管通道,无论是内部释放的原子能,还是外部吸收的各种能量,都会沿着一定的通道进行逐级过滤,能量先满足自身需求,多余的汇入内层的储能区域,让每一份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不过,曾凡并不能感应到所有的粒子,电子光子虽然不能直接感应到,但是可以通过电磁作用进行约束调控,它们也是最大的能量载体,至于质量比电子还小上亿倍,更难以监测的中微子,曾凡也只能无视了,爱去哪去哪吧。

正是这些微观尺度精巧的结构设计,让能量球具备高算力的同时,还可以对内部原子进行精确的能级涨落调控。

当然,主要也是能量球主体材料都是有序分布的碳原子,尽管数量众多,但是调控难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操控。

悬浮和传送都是利用的反引力,可是对调控精度的要求不是一个数量级,传送的难度当然高很多。

反引力只需要操控能量球内一部分原子,跟地球引力场内的原子能级变化频率反向操作就行了,传送则需要掌握一定变化规律,要进行更精细更复杂的运算,调控的原子数目更多。

地球引力场是由范围内所有微观粒子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区域又有各自的引力场,这些区域的原子能级变化频率并不一致,差距也很细微,这也是曾凡跨空间传送的关键所在。

他必须对传送出发点和目的点区域的原子能级变化频率都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完成传送,这些数据能量球自己传送需要大量运算,曾凡不需要像能量球那样单独计算,也可能他的感应能力自动完成了运算,这种低层次的运算不需要他在主意识层面进行,感觉可以就能传送,成了天赋技能一样。

按照曾凡设想的实验思路,他把能量球传送到了一个未知的地方,一片给他感觉无比寂静的空间。

脑变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