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独亢盛,所以少气烦闷,手足发热而且时时想呕,这名叫瘅疟。
继续阅读
黄帝说:医经上说有余的应当泻,不足的应当补。现在发热是有余,发冷是不足。疟疾的寒冷,即使用热水或向火,也不能使之温暖,及至发热,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些都是有余和不足之类的病变。当这种时候,良医也无法制止,必须待其病势自行衰退,而后才可以用针刺治疗,这是什么缘故?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医经上说过,有高热时不能刺,脉象纷乱时不能刺,汗出不止时不能刺,因为这正当邪盛气逆的时候,所以未可立即治疗。疟疾刚开始发作的时候,阳气并于阴分,此时阳虚而阴盛,阳气虚则外在的卫气衰,所以先寒冷发抖;到阴气逆极,又复出于阳分,阳气与阴气相并于外,此时阴虚而阳盛,所以就发热而口渴。因为疟气是并于阳分则阳气胜,并于阴分则阴气胜,阴气胜则发寒,阳气胜则发热。疟疾,是由于感受风寒之气,变化无常,病到极期,就会阴阳之气俱盛,病势就像火一样的炽热,如狂风暴雨一样的不可阻挡。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乘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便是这个意思。疟疾在未发作的时候,阴气与阳气尚未并合,此时进行调治,则正气安定,而邪气也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已经发作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气与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
黄帝说:讲得好。那么怎样进行治疗呢?治疗的时机又怎样掌握呢?
岐伯说:疟疾将要发作的时候,阴阳将要相移,必然从四肢开始。阳气已被邪伤,阴气也跟着受到影响,所以在将要发病时,就必须牢固地束缚四肢的末端,使邪气不能侵入,阴气也不能外出,过了一会儿,详细观察络脉的情况,见到孙络充实而有淤血的部分,都可以用针刺去淤血,这是当真气尚未与邪气相并之前的一种治法。
黄帝说:疟疾在不发作的时候,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疟气必然是或盛或虚,当邪气所在的地方,就会发病。如病在阳分,则发热而脉搏躁急;病在阴分,则发冷而脉搏较静;病到极期,则阴阳二气都已衰惫,卫气和邪气互相分离,病就暂时休止;若卫气和邪气再相遇合,则病又发作。
黄帝说:有些疟疾隔二日,或甚至隔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渴,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隔日发作的,是因为邪气与卫气会于六腑,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所以隔二日或数日才发作一次。至于疟疾的发作,是由于阴阳更替相胜,但胜的程度也有轻重不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三、《素问·疟论》是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从周易哲学的角度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周易》强调阴阳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在《疟论》中,疟疾病因的探讨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都体现了对人体阴阳失衡状态的认识和调整,以恢复阴阳的平衡。
变化与循环:周易哲学注重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疟疾病的发作与休止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这与周易中事物变化的规律相契合。
象数思维:《周易》运用象数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在《疟论》中,对疟疾症状的描述以及对病机的分析,可能运用了象数思维的方法,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疾病的本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析是一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旨在拓宽对中医经典的理解维度,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传统的中医理论解读。
四、要通过情志调理来预防疟疾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