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2 / 4)

天子也!汝等突入宫庭,欲弑君耶?”但最终还是被成济所杀。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曹髦的勇气和无奈,也反映了曹魏政权的衰落和司马昭的跋扈。

姜维将计就计破邓艾:邓艾派王瓘向姜维诈降,姜维识破后将计就计,修改了王瓘给邓艾的书信,使得邓艾中了圈套。当邓艾按照书信上的日期去接应王瓘时,被姜维围困,损失惨重。这一情节展示了姜维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也为蜀汉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

经典诗句:

“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诛三族,只道军民尽耳聋。”这首诗是后人对司马昭指使贾充弑君,却又将成济三族诛杀以平息民愤这一事件的感慨,揭示了司马昭的残忍和虚伪。

“汉初夸伏剑,汉末见王经:真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节如泰华重,命似鸿毛轻。母子声名在,应同天地倾。”这首诗是对王经母子的赞美,王经忠心耿耿,面对司马昭的威逼利诱毫不屈服,最终和母亲一起含笑受刑,他们的气节和忠诚令人敬佩。

经典典故:

曹髦反抗司马昭:曹髦作为皇帝,不甘心做傀儡,奋起反抗权臣司马昭,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曹髦之变”。它反映了曹魏政权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皇帝反抗权臣的一个典型案例。

继续阅读

姜维将计就计:姜维识破王瓘的诈降之计后,没有直接戳穿,而是将计就计,利用王瓘的计策来对付邓艾,这是《三国演义》中常见的智谋策略,体现了姜维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中心思想:

本回通过描写曹髦反抗司马昭被杀以及姜维与邓艾之间的斗智斗勇,一方面揭示了曹魏政权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司马昭的篡逆之心,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权力的争夺;另一方面展现了姜维为了实现蜀汉的复兴,不断努力抗争的精神。同时,也通过王经母子的忠烈行为,赞扬了忠诚和气节的重要性。

指导思想:《三国演义》的指导思想受到了儒家的忠义思想、道家的权谋思想以及历史循环论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在本回中,忠义思想体现在王经母子对曹魏政权的忠诚上;权谋思想则体现在姜维和司马昭等人的斗智斗勇中;历史循环论则暗示了曹魏政权的兴衰如同历史上的其他政权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思想相互交织,构成了《三国演义》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 114 回解析》

《三国演义》第 114 回“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这一回目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周易哲学的深度解析,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人物命运、权谋纷争以及历史的演进。

在这一回中,曹髦的命运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他作为魏国的皇帝,试图反抗司马昭的专权,展现出了一定的勇气和决心。然而,他的行动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与周易哲学中的“时”与“势”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周易中,“时”是指时机、时势,它强调了事物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条件。曹髦的反抗,或许在他心中是正义的,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力量相对弱小,时机并不成熟。他未能准确把握“时”的变化,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和悲惨结局。

同时,“势”在周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司马昭及其势力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势”,曹髦与之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要善于洞察“势”的走向,避免盲目行动。

姜维在本回中的表现则展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断。他弃粮胜魏兵的策略,体现了周易哲学中“变”与“通”的思想。

“变”意味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姜维看到了敌军的弱点,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