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拉了起来。
“此是军营否?”魏九镇对陈佐才道“却是不曾看到府兵?”
“不是军营。”陈佐才笑道“军营还在前方左侧近海地方,在别院一侧。这里是小学堂,附近十来个百户,几百个孩子都会在此集中入学。”
“啊,我知道了!”魏九真惊道“舍侄魏翼曾经写信告诉过我,说是君侯要在这里大兴学堂,所以广建学校,学员从六岁到十二可入小学堂,十二到十六可入中等学堂,生员,士子,可以前来入大学堂,接受吴惟修先生的教导?”
“正是。”陈佐才道“眼前这就是小学堂,前往还有一座,规模和这里差不多,那里是中学堂。吴先生的东藩大学堂在别院之北,那里风景绝美,四周千株以上的梨树和桃树,引小溪入其内,现在差不多也是要建成了,待有士子生员之后,相信应该是我东藩的一大胜景。”
“是的,是的。”一个福建士绅相当高兴,笑着道“别处都有书院,特别是东林书院,白鹿书院等俱是声名显于天下,而我福建虽然文教昌盛,大魏自立国以为,进士第一为江南,第二便是我福建,第三才是江南西道!没有书院,实在是我福建路之耻,现在有吴先生主持大学堂,广引名士生员,又有大量学子免费入学,南安侯凭此一事,将显扬名声于天下矣。”
陈佐才闻言只是一笑,广建中小学校,最少有好几千适龄的孩童少年入学,免费饭食,中学生还有一定的补贴,耗费巨资如果光是图个名声显然是不值得。
大学堂是为了显名居多,就是给徐子先养望。
儒学其实已经不太适应这个时代,这是一个变革的,开放的,激荡的时代。
“小学校能免膳食?”陈笃竹有些惊奇,甚至是有些敬畏的对陈佐才道“君侯还真是禀赋仁厚,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这就是大同治世么。”陈佐才道“君侯说,老有所养,幼有所学,邻里之声要相闻而相助,富不骄而凌人,贫不至于无立锥之地,虽不能上下大同,但大体上也就差不多了。”
“善,大善。”陈笃竹也无甚可说,大中小三种学堂,收纳士子数千人,每天伙食费用就得好几十贯钱,还要盖校书,书墨纸笔俱要,还要雇请教师,一年所费肯定超过万贯了。不过转念一想,京师和江陵,包括福州府在内的那些宗室勋贵和文洛商们,一年追欢买笑,花在妓家的钱财怕也有过万贯,这才算得上是欢场中的贵人,被妓家另眼相看。
相传蒲寿高宴客,一餐饭钱最贵的超过百万钱,相比较而言,一年花一两万贯,使声名直抵大魏任何一个角度,怎么说来这钱都是花的很值得。
沿途又见了别院,大学堂,军营,此时众人俱是心服口服。
东藩的规划之齐整,各种设施之齐备,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叹为观止。
特别是医院,学校,养济院,隔离所,这些地方,在福建的人们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对徐子先延请名医,成立医院之事,更是令人感觉十分新奇。
因为所见非常,又知道医院收录了近期与高山土著交战而受伤的军人,陈笃竹等人强烈要求去医院一观,陈佐才对此当然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