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怀鬼胎易之荐兄 紫宸殿群臣议事(1 / 2)

长安城春明门外,街道两旁的柳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春风吹过,带来了一丝丝暖意。在张易之的住所内,三位亲兄弟围坐在一间雅致的书房中,讨论着朝堂上的事务。

张易之面带微笑地对张昌期说:“哥,易之感谢你对杨氏母子无微不至的照看。”

张昌期,作为家中的长兄,他的脸上露出了宽厚的笑容:“一家人,你说哪里的话。我们兄弟之间,本就应该相互扶持。”

张昌宗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明日朝会,我们向陛下推荐你做雍州长史。”

张昌期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期待,但随即又有些担忧:“不知能不能成,心里没底。”

张易之自信地笑了笑:“应该能成,朝中来长安的大臣里,敢当面跟我们作对的,只有魏元忠一个人,他一个人能把天崩下来?哈哈。”

张昌宗也附和道:“就是,谅他也不敢一个人斗我们这么多人。”

张昌期听了两位弟弟的话,心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那好,谢两位弟弟了,哥无能,让你们烦神了。”

张易之摆了摆手说:“哥不要说客气话,我们是一家人,将来要干大事,哥以后的责任会越来越大。”

张昌宗也笑着说:“哥以后的官会越做越大,哈哈哈。”

三兄弟的笑声在书房中回荡,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权力的渴望。在这个春日的午后,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而张家的兄弟们,也在为自己的权势之路谋划着每一步。

第二天,长安紫宸殿内,朝会的气氛庄重而严肃。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序列站立,等待着武则天的驾临。殿前官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苏味道出列禀奏:“启奏陛下,吐蕃赞普器弩悉弄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现使者在鸿胪寺馆舍等待回复。”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她的眉头微蹙,沉思了片刻。然后,她缓缓开口:“吐蕃赞普的诚意,朕已知晓。待朕回到神都,将遴选合适的公主,以示两国友好。”

张易之趁机出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陛下,雍州长史位置空缺已有三月,臣推荐岐州刺史张昌期接任。”

苏味道立刻附和,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奉承:“张国公推荐之人,定是德才兼备,堪当大任。”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大殿内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然而,魏元忠却出列,他的表情异常严肃:“臣坚决反对。张昌期无法胜任这个职务。据臣所知,张昌期在岐州,人口逃亡严重,张昌期年少,经验少,不懂地方工作。雍州离京城近,人口多,位置重要,不能生乱。臣以为不如薛季昶强干老练,应该由薛季昶担任雍州长史。”

武则天的目光在魏元忠和张易之间来回扫视,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雍州之地,京畿门户,雍州长史,既需要用信得过之人,也需要用有能力之人。魏爱卿所荐之人,朕有所闻,就依魏爱卿之言。至于张昌期,虽为张卿兄长,但能力上还需锤炼。”

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但他们迅速恢复了平静。张易之恭敬地行了一礼:“臣遵旨。”

朝会结束后,张易之和张昌宗在殿外相遇,两人的眼中都带着一丝愤怒。张易之低声说:“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准备,不能让魏元忠总是阻挠我们的计划。”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春日的暖阳照耀着长安城,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武则天在长安的紫宸殿内,正与朝臣们商议国事。殿内金碧辉煌,龙椅上的武则天神态庄重,她的目光锐利,扫过每一位大臣。

“朕近日接到新罗孝昭王金理洪的讣告,朕决定为之举哀,辍朝二日,以示对新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