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
由此,左卫这一万骑兵抽调去参战了。
同时这么做的还有上军四厢:捧日、天武/龙/神卫中的后三厢步军,也就是镇守京城内城的三大将李道、单廷圭、魏定国三人的部下骑兵。
因为在赵佶心中视为自己的嫡系,特意照顾着重点加强骑兵实力,这三厢都是兵力的一半转为训练骑兵,其中,本是禁军步军第一军的天武军兵力最多,是一万人,也就是有五千人转成了骑兵。神、龙二厢是相对小型的精练军,都是五千兵力,两部总计也有五千骑兵。
左卫和天武/龙/神三厢出的精锐就占了参战步骑的一半,这两万在赵佶以及众臣眼里属于比较本分忠勇可靠的宝贵卫京将士,却一下子叛逃了......
还有,其余的两万参战步骑也是从其它京畿诸步军中专门精心挑选精锐训练成的最精锐步骑人手。
高俅想利用这个贼势太众却收拾难度不大的剿匪机会证明自己当两衙太尉不是白吃饭的,我并非真玩不了军事,所以在挑选参战步骑上真下了工夫,用的都是最好的兵,谁知却也......
也就是说,宋朝廷依仗来镇国的步军最精锐四万,这下子没了,而且增强的是敌国。
糟糕的事还有,
领步骑军参战的大小将校也是专门挑选的至少还骁勇肯战也能打的。
即使是高俅,这次也没把那些他喜欢的擅长拍他马屁却怕死或本事不高的将领派去捞功劳。
他在和曹文诏较劲,
他要告诉曹文诏:不是只有你才会练兵用将。老夫也精通军务善能识人用人治好军。
他怕自己统领的两衙军队去参战的人马闹出将特么的怕死、兵更是操蛋玩艺的笑话,表现不堪令曹文诏鄙夷耻笑更有理由瞧不起他,以后也更敢步步侵凌他的权势脸面,甚至能把他逼死。
从皇帝这个角度说,赵佶的用兵心思没有错,可以说完正确,属于英明帝王范。
高俅盘算的也没错。
挑最好的兵将参战剿贼卫国建功并加强部队实战历练,这也属于英明之举。
事实也说明,这四万步军的最精锐杀贼出色,表现得英勇善战也算顽强,展现了步军骑兵的威势风采,打出了威名,协同马军将士有效震慑了天下蠢蠢欲动的贼心,证明赵佶高俅做对了。
禁军将士虽然根脚出身都是坏蛋,各种坏蛋,但这个时候还是肯为国家奋勇卖命出力的。
问题出在,万没料到刚展现了惊人的统帅之才的曹文诏竟意外阵亡了,赵佶随之任性又瞎来又又搞砸了。
此刻,有不少朝臣在惊恐甚至绝望中却仍不忘幸灾乐祸,瞅着瘫跪在那吓死了一样的高俅,他们心中快活的哼哼,哈哈,这个得意太久太久的历史最典型得志小人这次终于遭到报应了,终于遇到敌手了。有荒唐皇帝执意庇护着你,朝上官员,强如欧阳珣也奈何你不得,还被逼得重病也得带兵抗辽,打胜了也不敢回朝,如今是生死不知,凄惨,下面的小人物却能轻易扫了你......
边军骑兵的叛国极大加重了叛军事件的恶劣影响,也无疑极大加重了高俅的罪责。
这事一个应对不当,怕是会引发军的动荡不忠甚至一齐叛国造反。
在这帮宋大臣心底里,异族外国打到了京城灭亡了宋王朝,这并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军队,尤其是就在眼目前的镇京禁军造反了。
异族破京城,无非是改朝换代换个皇帝,本官换个主子伺候而已,积极献国献京投降,表现得极识时务会来事可利用就能获取异族的欢心,官职富贵荣华仍可有,总有命可活,总有后事可图。这都是历史一再演示证明过了的上策。到了宋王朝,关键时刻大家无非默契地再来一次。
可是,本国部队叛国造反了,就不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