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都言,王氏一门虎将,且有勇有谋。
王翦出生秦国频阳乡,打小便喜爱军事。
时人对于自己的喜好,都有一股子倔劲儿,势必要学一学,摸一摸,不撞南墙头不回那种,幸好王翦的付出,有回报。
喜爱军事的王翦,恰巧出生在一个百家齐出,又战乱不休的年代。
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得秦国三代君王的重用。
更有甚之,帮助秦始皇帝灭了楚国,成了秦国的名将。其子王贲亦跟着四下征战,战绩不斐,随着六国的湮灭,二人的功绩也落在了实处。
王翦得封武成候、王贲受封通武候。
虽不及蒙恬、蒙毅二人在秦始皇帝心中的地位,但是王翦父子,同受爵位,亦非同一般,至少在当时就有许多人想要结交他们。
六国覆灭之后,父子二人便是新贵,若得始皇帝分封,与其结交之人,亦是水涨船高也。
然竟无人能预料到,始皇帝不再分封诸候,只是论功行赏,自是影响了许多人的利益,始皇帝正盛时期,何人能挡。
心中有千般算计,万般想法,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能得赏赐,又得恩宠的人,自然就受到了更多的注意。
王家便是其中之一,虽说没了诸候分封那般势大,好歹也是新贵,只要结交得当,也是利益无穷的,许多人便打着这般主意。
再一次教他们失望的是,始皇帝问王翦大胜之后,需要什么样的赏赐,王翦却是摇头,只要了良田千顷,作为王家的根本。
彼时的王翦已是眼下最得用将领,如何能再进一步,越过秦文谨等人去。另一面眼下始皇帝仍全心全意的信任他们,任他们挑赏赐。
可若是将来,君王的赏赐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呢,又当如何?且只需要良田千顷,既得了君王的信任,又可安稳下去,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些为他们惋惜的人,王翦父子根本不在意。
一门二候,早已不需要更进一步了。
再进,便是逆天了。
如今他们能做的,便是想法子,将王这个姓,延伸下去,如同那些顽固的老世族一般,将来便是遇见君王,都无须惧怕。
但凡遇见天灾人祸,亦可有能力解救自身。
思忖许久,王翦极是赞同王贲的话,既是族里的事,又何须烦外人。不若就请了他们的族人来,一道经营这千顷良田罢。
许是开头苦些,可是后来的甘味儿,却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有了主意之后,王翦便命人去老家频阳请族人,其实拢共也就几支亲戚,彼时王家并无显赫的家世,如何能够枝繁叶大。
想通的王翦,快马加鞭的将人请了回来。
年事已高的人,并未着急赶路,而是遣青壮先行,他们在后头徐徐而往。
消息递出去不过几日,武成候府上便迎来了客人。
此乃族中大事,王翦父子二人一道出迎,此事教许多蹲守在外的人瞧在眼里,记在心里,立马跑回各自府中禀告。
王翦父子亲迎年轻男子的事,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便是始皇帝都有听说,一日朝会顺势问起此事,王翦只答家中亲戚,于家中祖上有恩云云。
莫说祖上一代之事,便是当下亦时有牵扯不清之事。
既是人家中之事,始皇帝亦不再过问。
王翦家中先至的青壮,族人称王七,因其排行第七,乃是王琅的孙子,王琅其人在后徐徐而行,似乎并不着急与王翦父子的会面。
此次招王琅一家来此,亦是有缘故的。
当初赵国蔺相如送和氏壁来秦时,与友相会的王琅,恰好有幸而观之,且说出了一番话来,当时笑闹的几人,后来才发现此人的远见。
和氏壁果然落到了秦国的手中。
足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