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误差大了。张轩恐怕弄出两种事情,一种是下面民愤太大,弄出民变来。第二种,就是想弄清楚太难,下面的会联合在一起,弄得大差不差。
张轩倒不是一定要严苛到极点,而是担心,这边松一线,后面就松上一里了。
所以这主持丈量土地的官员就太重要了。
首先这个人要能解决技术难题。在数学上一定要是学霸级别的。最少数学上要比张轩好。其次也要有威望,能做事,并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书呆子。
故而张轩准备丈量田亩的时候,就为这个人选头疼。见张质有了人选,立即问道“却不知道是何人?”
张质说道“桐城方密之。”随即张质就细细说起这个方密之。道“方以智乃是桐城世家子弟,崇祯十三进庶吉士,闯王陷京师,欲使方以智降。方密之,誓死不降。闯王严厉逼供,以至于方密之脚踝见骨,待东虏南下,方密之才趁乱南归,本想投奔弘光,以道路不通,隐居乡里,而今见本朝见基,这才愿意出仕。”
张质所言有不尽不实之处。
首先一点,方以智并不是见夏朝立国才出仕,而是方家过不下去了,方以智不得不出面想办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张轩与清军的决战,就在安庆,数十万人在安庆作战,为安庆地面上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种灾难不仅仅祸及小民,连地面上的士绅大族也受不了了。方以智本来隐居家中,本想以此终老。
但是一场大战打下来。
方家有人被东虏杀死,而家底也被夏朝打了白条。说是能抵赋税。但是凡是与官府打交道的人都知道,这种白条最能兑现了。方家在明朝是世代官宦,但是在夏朝却没有几个能说上话的人,更不要钱谦益这些人与方以智交好的人,全部进去了。
方以智只能想办法谋一个官身。
不管张轩怎么打击地方豪强,但是有一个官身在的家庭,在地方上一定会被官府照顾的。
方以智前明进士的身份在夏朝还是很值值钱的。他以这个身份走走门路,弄一个知县知府的官身并不难,却不想被张质一眼看到了。张质虽然比方以智差了一科。但是对这个风云人物,却是知道的。
立即召见方以智,与方以智交谈一番。立即确定了方以智作为清丈田亩的官员。
张轩对方以智有一些印象,但是具体的情况却不大了解了。说道“这方以智有何能?让大兄如此推荐?”
张质说道“方以智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从小家学渊源。对经史子集都有见解。”张质目光看向张轩,却见张轩有些不以为然,他跟着张轩时间长了,也知道张轩对所谓的经史子集并不是太在乎的。于是乎说道“方以智与西人交好,在北京时有《物理小识》可见其博学。”一边说,一边请下面的将一本书呈了上来。
张轩打开一看,就见里面都是先是分类,然后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很不成体系。不能说是大书,说为小识的确不错。但是其中有一些东西,让张轩心中大为欢喜。
《物理小识》最开始就是天类,张轩没有翻几页,就看到了地圆说,还有黄道赤道等说明,虽然很多说法,与后世地理书上,有些出入,但是更多是遣词造句上的不同。
仅仅这一点,接可以称做真知灼见。仅仅看到这一点,张轩就不用再看了。这个方以智,他一定会见的。他甚至有心将方以智定为未来的学术正宗。因为张轩知道,治国之道,张轩后世那一套不可能直接拿来用,必须本土化的改造。张轩的学说并不足以让他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