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户部拆分出来的小部,这些人却是最好的人选,毕竟他们之前的工作就是户部之中一摊子事。
不过是加户部尚书衔,或者是户部侍郎的名义做而已。
或许拆分出来的各部,未必能全部保住位置,但是大部分都能掌控在姚启圣一派的人手之中。
张轩心中微微一叹,一时间有了一种紧迫之感。暗道“督察院,也要快些建了。”
夏朝几乎是继承了大明朝的所有体制,但是有一部分体制,被张轩有意搁置,就是言官体系。
张轩从来不觉得这些言官有什么用处,他大权在握,也用不着这些言官,故而大夏虽然有督察院,却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几个人。甚至很多言官连上朝的名义都没有。
纯粹是张轩没有细细想过用什么样的监察体系,来代替言官而已。
而今,张轩见识了张质与姚启圣之间,小小的交锋,忽然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了。而今张轩军权在握,自然不担心失去控制,后世之君会该怎么办?
“将你的意思,写出章程,让群臣商议吧。”张轩说道。
“是。
”姚启圣说道。
随着姚启圣的发声。一时间各位大臣纷纷上书,就本朝官制改革发表意见。
一时间张轩受到这样的奏疏,有数百分之多。
张轩一时间也没有心思关心别的了。他连连下令,首先枢密院体系,不在讨论之列。稳定了枢密院体系,后面的变动,就影响不了前线的战事。第二是户部各司划分条例先行给出。安户部之心,让他们不被外部影响,好生办差。
稳定军方,与丈量土地,整理税基的大事之外。
张轩屡次在大殿召见大臣,内阁,枢密院,还有上书之人中,张轩觉得有见地的人。讨论官制。
而这个官制本身,也不是仅仅是官制。还有朝廷之中各种大事的处理流程。以及内阁的权力边界等等。
这种事情最耗精神,张轩每日都接见大臣,即便是有一言之善,都与之促膝长谈。但是往来这些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聪明人,从各个角度,都是言之成礼的。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却有很多抵牾之处。、
张轩每天细细揣摩,分辨他们的公心私心,是有意,是无意,还有哪些可以为朝廷所用,哪些不可。不知道不觉之间,每日早上起床,枕头之上都掉落了不少头发。
这一番大讨论之下,张轩倒是有很多收获,对朝廷体制的改革,也有一番想法。不过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张轩对而今很多思潮都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的人都对设立丞相,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
有很多人都希望张轩,能亲理万几,不假手于人。乾纲独断。
甚至有些大臣对内阁即将权力大增的现实,比张轩自己还担心,为张轩进言,对限制内阁权力有了很多提议。
总体上来说,这个时代,满朝文武所希望的,就是明君。而且不是什么民主,即便是说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黄宗羲,也希望张轩为一个圣明君主,为张轩设计种种制度,放权内阁的同时,也让内阁不能妨碍到君权。
张轩心中一点幻想也磨灭了。什么民主思想,在这个时代根本不适用,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而已。
在这些人议论之中,张轩总体上勾勒出将来大夏体制了,建立起完善的体制。凡是有条可依,有例可寻的事务,都是常务,属于内阁权力范围,而无条可依,或者有内阁大臣以为条例有缪误,需要更改的事情,属于皇帝的事情。
这就要召开御前会议,有关大臣与内阁大臣一起商议,做出裁定,也是以后此类事务的处理流程。